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杜 仲(《本经》)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原植物耐寒性较强,喜生于温暖湿润、海拔300~500米的低山、谷地和树林中。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临床用名有杜仲、厚杜仲、绵杜仲、炒杜仲、焦杜仲。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名医别录》:味甘,温,无毒。主治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
《药性论》:味苦。能治肾冷膂腰痛也。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暖,治肾劳,腰脊挛伛,入药灸用。
《开宝本草》:味辛、甘,平、温,无毒。脚中酸疼,不欲践地。
《药性赋》:味辛、甘,平,性温,无毒。降也,阳也。其用有二:强志壮筋骨,滋肾止腰痛。酥炙去其丝,功效如神应。
《汤液本草》:味辛甘平温,无毒。阳也,降也。
《本草》云: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肾筋骨,强志,除阴下湿痒,小便余沥,脚中酸疼,不欲践地。恶蛇蜕皮、玄参。
《日华子》云:暖,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本草衍义补遗》:洁古云:性温,味辛甘。气味俱薄,沉而降,阳也。其用壮筋骨及弱无力以行。东垣云:杜仲能使筋骨强。百思仙治肾冷暨腰痛。患要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本草发挥》:洁古云:性温,味辛、甘。气味俱薄,沉而降,阳也。其用壮筋骨,及足弱无力以行。
《本草纲目》:杜仲,古方只知滋肾,惟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少年新娶,后得脚软病,且疼甚。医作脚气治不效。路铃孙琳诊之,用杜仲一味,寸断片拆,每以一两,用半酒半水一大盏煎服。三日能行,又三日全愈。琳曰:此乃肾虚,非脚气也,杜仲能治腰膝痛,以酒行之,则为效容易矣。
《本草经疏》:杜仲禀阳气之微,得金气之厚,故其味辛,气平无毒。《别录》加甘温。甄权言苦暖。应是辛苦胜而苦次之,温暖多而平为劣也。气薄味厚,阳中阴也。入足少阴,兼入足厥阴经。按《本经》所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不欲践地者,盖腰为肾之府,经曰:动摇不能,肾将惫矣。又肾藏精而主骨,肝藏血而主筋,二经虚则腰脊痛而精气乏,筋骨软而脚不能践地也。五脏苦欲补写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杜仲辛甘俱足,正能解肝肾之所苦,而补其不足者也。强志者,肾藏志,益肾故也。除阴下痒湿,小便涂沥者,祛肾家之湿热也。益肾补肝,则精血自足,故久服能轻身耐老。其主补中者,肝肾在下,脏中之阴也。阴足则中亦补矣。
简误: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知母同入。
《本草蒙筌》:味辛、甘,气平、温。凡为丸散煎汤,最恶玄参蛇蜕。补中强志,益肾添精。腰痛不能屈者神功,足疼不能践者立效。除阴囊湿痒,止小水梦遗。
《本草乘雅》:杜仲,从土从中,其色褐,为土克水象,坚之用药也。腰本肾府,湿土为害,必侵肾水,而腰先受之,据名据色,可以疗也。若象形,能使筋骨相着,又一义矣。
杜,牝。仲,次,合阴,合耦,合象太阴这始生。自上而下,从外而内者也。皮络如绵,皮理如革,合至阳沦肤始尽,至阴容平始平也。平则转出为降,降则中实,中实,遂成入令矣。入则精志益,筋骨强,藏精而起亟矣。何患老之将至,余沥之有;又何患藏阴之形未充,致奉生者少,转为痿厥,及木用不及之有。既容且平,又何患长夏之土化未攘,与秋金骤敛,中含润湿之有。
至阳沦肤始尽,所谓夏三月,此谓蕃莠,至阴容平始平;所谓秋三月,此谓容平。至阳,即太阳;至阴,至太阴。
《药性解》:杜仲,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肾经。主阴下湿痒、小便余沥,强志壮筋骨,滋肾止腰疼。恶蛇蜕,玄参。
按:杜仲降而属阳,宜职肾家之症,然精血燥者,不宜多用。
《药鉴》:气平温,味辛甘,气味俱薄,降也,阴也,无毒。补中强志,益肾添精。腰痛不能屈者,同芡实、枣肉丸之神方。足疼不能践者,入黄芪、苍术煎之灵丹。除阴囊湿痒,止失精梦遗,故大造丸、补阴丸皆用之也。
《景岳全书》:味甘辛淡,气温平。气味俱薄,阳中有阴。其功入肾。用姜汁或盐水润透,炒去丝。补中强志,壮肾添精,腰痛殊功,足疼立效。除阴囊寒湿,止小水梦遗。因其气温,故暖子宫;因其性固,故安胎气。内热火盛者,亦当缓用。
《本草备要》:补腰膝。
甘温能补,微辛能润。色紫入肝经气分,润肝燥,补肝虚。子能令母实,故兼补肾。肝充则筋健,肾充则骨强,能使筋骨相差。皮中有丝,有筋骨相着之象。治腰膝酸痛,经曰:腰者肾之府,转移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将惫矣。一少年新娶,得脚软病,且痛甚,作脚气治不效。孙林曰:此肾虚也。用杜仲一两,半酒半水煎服,六日痊愈。按腰痛不已者,属肾虚;痛有定处,属死血;往来走痛,属痰;腰冷身重,遇寒即发,属寒湿;或痛或止,属湿热。而其原多本于肾虚,以腰者肾之府也。阴下湿痒,小便余沥,胎漏怀孕沥血。胎坠。惯坠胎者,受孕一两月,用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断丝,续断二两,酒浸,山药六两,为糊丸,或枣肉为丸,米饮下。二药大补肾气,托住胎元,则胎不坠。
《本经逢原》:杜仲,古方但知补肾,而《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等病,是补火以生土也。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故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但肾虚火炽,梦泄遗精而痛者勿用,以其辛温,引领虚阳下走也。
《本草崇原》:杜仲皮色黑而味辛平,禀阳明、少阴金水之精气。腰膝痛者,腰乃肾府,少阴主之。膝属大筋,阳明主气。杜仲禀少阴、阳明之气,故腰膝之痛可治也。补中者,补阳明之中土也。益精气者,益少阴肾精之气也。肾筋骨也,坚阳明所属之筋,少阴所主之骨也。强志者,所以补肾也。阳明燥气下行,故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愚按:桑皮、桑叶有丝,蚕食桑而结茧,其色洁白,其质坚牢,禀金气也。藕与莲梗有丝,生于水中,得水精也。杜仲色黑味辛而多丝,故兼禀金水之气化。
《本草求真》:[批]温补肝气,达于下部筋骨气血。
杜仲专入肝。辛甘微温。诸书皆言能补腰脊,为筋骨气血之需,以其色紫入肝,为肝经气药。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故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且性辛温,能除阴痒,去囊湿,痿痹痈软必需,脚气疼痛必用,按庞元英《谈薮》,一少年新娶后得脚软病,且疼甚,医作脚气治不效,路钤孙琳诊之,用杜仲一味、寸断片拆,每以一两,用半酒半水一大盏煎服,三日能行,又三日全愈。琳曰:此乃肾虚,非脚气也。杜仲能治腰膝痛,以酒行之,则为效容易矣。胎滑梦遗切要。若使遗精有痛,用此益见精脱不已,以其气味辛温,能助肝肾旺气也。胎因气虚而血不固,用此益见血脱不止,戏春气不上升反引下降也。功与牛膝、地黄、续断相佐而成,但杜仲性补肝肾,能直达下部筋骨气血,不似牛膝达下,走于经络血分之中;熟地滋补肝肾,竟入筋骨精髓之内;续断调补筋骨,在于曲节气血之间之为异耳。独怪今世安胎,不审气有虚实,辄以杜仲、牛膝、续断等药引血下行。在肾经虚寒者,固可用此温补以固胎元;如古方之治三四月即坠者,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断丝,续断二两,酒浸山药六两,为末糊丸,或枣肉为丸,米饮下。固肾托胎之类,绣见今时医士,不审虚实,用此安胎甚多,殊为可惜。若气陷不升,血随气脱,而胎不固者,用此则气益陷不升,其血必致愈脱无已。[批]讱刃庵书言:杜仲、续断可以安胎,少此一段义理疏出,以致贴误后人。故凡用药治病,须察脉症虚实,及于上下之处,有宜不宜,以为审用。若徒守其一曲,胎动症类甚多,若不细心揣摩,安得不守一曲。以应无穷之变,非为无益,且以增害。不通医士,多犯是弊,可惜可惜。
《得配本草》:恶玄参。
辛、甘、淡,气温。入足少阴经气分。除阴下之湿,合筋骨之离,补肝气而利于用,助肾气而胎自安。凡因湿而腰膝酸疼,内寒而便多食沥,须此治之。
得羊肾,治腰痛。配牡蛎,治虚汗;配菟丝、五味,治肾虚泄泻;配糯米、山药,治胎动不安。佐当归,补肝火。入滋补药,益筋骨之气血;入祛邪药,除筋骨之风寒。
治泻痢,酥炙;除寒湿,酒炙;润肝肾,蜜炙;补腰肾,盐水炒;治酸疼,姜汁炒。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肾中之气不足,因之寒湿交侵,而腰足疼痛。用杜仲温其气,燥其湿,而痛自止。故合破故、胡桃为蟠桃果,治腰膝酸疼之胜药。若精水不足,内多虚热者,用此治之,水益燥,火益盛,其痛更甚。如略用钱许,为熟地之使,则又能理气而使之不滞。
《本草经解》:杜仲气平,秉天秋降之金气;味辛无毒,得地润泽之金味,专入手太阴肺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
腰者肾之府,膝者肾之主也,杜仲辛平益肺,肺金生肾水,所以腰膝痛自止也。
中者阴之守也,辛平益肺,肺乃津液之化源,所以阴足而补中也;初生之水谓之精,天一之水也。杜仲入肺,肺主气而生水,所以益精气,精气益,则肝有血的养筋,肾有髓以填骨,所以筋骨坚也。
肺主气,辛平益肺,则气刚大,所以志强。阴下者,即篡间,任脉别络也,湿痒者湿也,杜仲辛平润肺,则水道通而湿行也。小便气化乃出,有余沥,气不收摄也,杜仲益肺气,气固即能摄精也。
盐水炒则入肾,醋炒则入肝,以类从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辛,平。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其质坚韧者,其精气必足,故亦能坚定人身之筋身气血也。除阴下痒湿,补皮利湿。小便余沥。坚溺管之气。久服轻身耐老。强健肢体。
杜仲,木之皮,木皮之韧且厚者此为最,故能补人之皮。又其中有丝连属不断,有筋之象焉,故又能续筋骨。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
《本经疏证》:杜仲之治曰主腰脊痛,别于因风寒湿痹而为腰脊痛也。曰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以能主腰脊痛而究极言之也。盖木皮之厚无过于杜仲,犹人身骨肉之厚无过于腰脊,木皮皆燥,独杜仲中含津润,犹腰脊之中实藏肾水。肾者藏精而主作强,此所以得其敦厚津润以补其中之精,并益其精中之气,而痛自可已。然敦厚津润,气象冲容,魄力和缓,何筋骨之能坚,志之能强?殊不知味之辛,即能于冲容和缓中发作强之机,而于敦厚津润中,行坚强之势,且其皮内白丝缠联,紧相牵引,随处折之,随处密布,是其能使筋骨相著,皮肉相帖,为独有之概,非他物所能希也。虽然,坚筋骨强志,皆腰脊以内事,谓之补中益精气可矣。阴下痒湿,小便馀沥,腰脊以外事,何又能除?夫肾固主收摄一身水气,分布四藏,以为泣为涎为汗为涕为唾而伸其变化云,为是之谓作强,是之为技巧,假使所居之境,所治之地,而渗漏不已,关键无节,又安得筋骨之能坚,志之能强!故惟能除阴下痒湿,小便馀沥,而后筋骨可坚,志可强,实皆腰脊以内事,不得云在腰脊外也。即别录所注脚中酸疼,不欲践地,尚是腰脊以内事,盖惟下一欲字,已可见其能而不欲,非欲而不能也。夫脚之用力皆出于腰,设使欲而不能,是脚不遵腰令,今曰不欲,则犹腰之令不行于脚,故曰尚是腰脊以内事。
《本草新编》:味辛、甘,气平温,降也,阳也,无毒。入肾经。补中强志,益肾添精,尤治腰痛不能屈伸者神效,亦能治足、阴囊湿痒,止小水梦遗。此物可以为君,而又善为臣使,但嫌过燥,与熟地同用,则燥湿相宜,自然无火动之忧也。
或问肾恶燥,而杜仲性燥,何以入肾以健腰?吾子加熟地尤宜,然亦似熟地之滋肾,终非杜仲之益肾矣。曰:补肾原不必熟地,余用熟地者,不过取其相得益彰也。夫肾虽恶燥,而湿气侵之,腰即重著而不可俯仰,是肾又未尝不恶湿也。杜仲性燥,燥肾中之邪水,而非烁肾中之真水也。去熟地而肾中之燥不相妨,用熟地而肾中之湿亦无碍,盖杜仲自能补肾,而非借重于熟地之助也。
或问杜仲非燥药也,而吾子谓是燥药,何据而云然乎?曰:论杜仲之有丝,其非燥药也。然而杜仲之燥,正有有丝之不肯断,其中之柔软为何如,而独谓其性燥者,别有义也。杜仲不经火则湿,经火则燥。不断之丝,非火炒至无丝,则不可为未非受火气迫急而为燥乎。肾恶躁。而以燥投燥,遽入往往动火,我所以教人与熟地同用也。至于肾经中湿,不特宜同熟地并施,且宜生用为妙,并不可火炒。盖肾既有湿,得熟地则增润,反牵制杜仲。一加火,则失其本性,但补而不攻,而湿邪反不得遽散。夫杜仲不炒则湿,何反宜于治湿。盖杜仲燥中有湿,湿非水气之谓也。邪湿得真水而化,生用,正存其真气耳。
或问杜仲补肾,仲景公何故不采入八味丸中?不知杜仲补肾中之火,而有动肾气,动则桂、附不安于肾宫,恐有飞越之虞,故用桂、附,而不用杜仲。然则固不可用乎,肾中有湿气,正宜加用于八味丸中,取其动而能散湿也,又不可拘执不用而尽弃之耳。
或问杜仲补肾,世人竟以破故纸佐之,毋乃太燥乎?杜仲得破故纸,而其功始大,古人嫌其太燥,益胡桃仁润之,有鱼水之喻。其实,杜仲得破故纸,正不必胡桃仁之润也。盖破故纸温补命门之火,而杜仲则滋益肾中之水,水火有既济之美,又何必胡桃仁之润哉。虽杜仲得胡桃仁之相助,亦无碍其益肾之功,然而,杜仲实无借于胡桃仁也。或云胡桃仁滋破故纸之燥也。夫破故纸用之于他药之中,未见用胡桃仁之助,何独入于杜仲之中而加胡桃仁也。谓非因杜仲而入之,吾不信也。
《本草分经》:甘,温,微辛。入肝经气分。润肝燥,补肝虚,又兼补肾。能使筋骨相着,补腰膝。
《本草思辨录》:《本经》杜仲主腰脊痛,脊有误作膝者,注家即以腰膝释之。不知杜仲辛甘色黑,皮内有白丝缠联,为肝肾气药非血药。其温补肝肾之功,实在腰脊。性温化湿而甘能守中,不特腰脊痛可止,即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何不可已?《别录》谓脚中酸疼不欲践地。不欲之故,自在腰脊,与不能有异。总当以主腰脊痛为用是物之主脑。即后世治频惯堕胎,亦岂为脚膝事哉?
【现代药理研究】
1. 杜仲具有使小鼠胸腺萎缩的作用,能够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膜稳定性,提高体液免疫功能 ,有较好的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2. 杜仲有强心、降压作用,对正常家兔冠状动脉及肾血管在低浓度时多数引起血管扩张,浓度过高时反而出现收缩。
3. 杜仲有促进肝糖元堆积、使血糖增高的作用。
4. 杜仲有抗炎的作用,能增加血液中皮质醇的分泌。
5. 杜仲能增强动物活动能力,抗冻、耐缺氧能力,能显著提高血液中cAMP和cGMP水平。
6. 杜仲有镇静、镇痛作用。
7. 杜仲能显著抑制大鼠离体子宫的自发活动,降低其频率和收缩强度。
8. 杜仲有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
9. 杜仲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10. 杜仲有抗凝血作用。
11. 杜仲能延缓衰老,对大鼠肝脏、肌肉的脂质过氧化有明显保护作用。
12. 杜仲可促进人体的皮肤、骨骼、肌肉蛋白质胶原的合成和分解,具有促进代谢、防止衰退的功能 。
13. 杜仲有利尿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