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桑 寄 生(《本经》)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前者主产于两广、四川、福建等地;后者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等。原植物生于山地阔叶林中。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临床用名桑寄生。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名医别录》:味甘,无毒。主治金创,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药性论》:臣。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日华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脉。
《开宝本草》:味苦、甘,平,无毒。主金创,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馀疾,下乳汁。
《本草衍义补遗》:药之要品也。《图经》以下失之,而医人不谙其的,惜哉!
《本草经疏》:桑寄生感桑之精气而生,其味苦甘,其气平和,不寒不热,固应无毒。详其主治,一本于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胜。腰痛及小儿背强,皆血不足之候。痈肿多由于荣气热。肌肤不充由于血虚。齿者骨之余也,发者血之余也,益血则发华,肾气中则齿坚而须眉长,血盛则胎血安。女子崩中及内伤不足,皆血虚内热之故。产后余疾,皆由血分,乳汁不下,亦由血虚。金疮则全伤于血。上来种种疾病,莫不悉由血虚有热所发,此药性能益血,故并主之也。兼能祛湿,故亦疗痹。
实:味甘平,亦益血之药,故主治如经所云也。
《本草蒙筌》:节间生出。外科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笃疾;女科安胎孕,下乳汁,止崩中漏血沉疴。健筋骨,充肌肤,愈金疮,益血脉。长须长发,坚齿坚牙。川续断与桑寄生,气味略异,主治颇同,不得寄生即加续断。
《本草乘雅》:木性之易生者榕桑称最,桑虽曲直仆伛,靡不怒生,榕附水土沙木,莫不勃发。更异者,鸟啖榕实,遗也桑上,遂尔寄生。故主形骸寄生之齿发须眉,及胞胎痈肿。坚之、长之、安之、疗之,其功独著。若主痛,治痛强,充肌肤,及明目轻身通神者,此属形骸亲相公,特易易耳。寄生桑木身半,大似腰吕之象,则凡腰吕之疾为宜。一名寓木,寓木者,如胆胆寄肝,当治胆病。胎亦寄,发齿须眉亦寄也。实之通神,当切于魂,断决,疑斯释矣。
《景岳全书》:味苦,性凉。主女子血热崩中胎漏,固血安胎,及产后血热诸疾,去风热湿痹、腰膝疼痛,长须眉,坚发齿,凉小儿热毒,痈疳疮癞。
《本草备要》:补筋骨,散风湿。
苦坚肾,助筋骨而固齿长发;齿者骨之余,发者血之余。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三证皆由血虚。外科散疮疡,追风湿。忌火。
《本经逢原》: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发皆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古圣触物取象,以其寓形榕木,与子受母气无异,故为安胎圣药。《别录》言去女子崩中,产后余疾,亦是去风除湿,益血补阴之验。
《本草崇原》:寄生感桑气而寄生枝节间,生长无时,不假土力,夺天地造化之神功。主治腰痛者,腰乃肾之外候,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寄生得桑精之气,虚系而生,故治腰痛。小儿肾形未足,似无腰痛之症,应有背强痈肿之疾。寄生治腰痛,则小儿背强痈肿,亦能治之。充肌肤,精气外达也。坚发齿,精气内足也。精气外达而充肌肤,则须眉亦长。精气内足而坚发齿,则胎亦安。盖肌肤者,皮肉之余。齿者,骨之余。发与须眉者,血之余。胎者,身之余。以余气寄生之物,而治余气之病,同类相感如此。
《本草求真》:[批]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
桑寄生专入肝、肾。感桑精气而生,味苦而甘,性平而和,不寒不热,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酸痛矣;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治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藉此以为主治乎!
《得配本草》:苦,平。入足厥阴经。去风湿,益血脉,主崩漏,散疮疡,安胎下乳,兼治胎产余疾。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平。主腰痛,得桑之气,亦能助筋骨也。小儿背强,驱脊间风。痈肿,和血脉。安胎,胎亦寄母腹者也。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养皮毛之血脉。其实主明目,桑性驱风,肝为风脏,而开窍于目,风去则目明也。轻身通神。寄生乃感风露之气以生,故服之亦有清虚之妙应。
寄生乃桑之精气所结,复生小树于枝间,有子之象焉,故能安胎。其性与桑相近,故亦能驱风养血。其生不着土,资天气而不资地气,故能滋养血脉于空虚之地,而取效更神也。
《本经疏证》:张隐庵谓为馀气寄生之物,善治馀气寄生之病,若肌肤为皮肉之馀,齿为骨之馀,发眉须为血之馀,胎为身之馀,而能充之坚之长之安之,是亦最善体会矣。予则更有说焉。果木截接不能两生,此则既有寄生,复不碍树,盖截接者出于人力之勉强,寄生者出于天地之自然。勉强者原欲竭滋液以奉所接,自然者仅分馀波以资所寓,然其力出于本根则一也。人身本根,非肾而何,以能滋赘疣之物而主腰痛,及小见背强,是又可知此腰痛背强非因乎虚,非因乎痹,乃肾中滋液不敷布,以润所当润,资所当资,而留于中,反碍气之流行矣。得此婉娈柔媚之物,本专为寄假者引其气,使润所当润,资所当资,岂不两俱安善哉,然何以必欲得在桑上者?夫桑本柔凉润泽其气,上及巅顶,旁抵四肢,观图经述桑枝本主上气眼运肺气咳嗽偏体风痒干燥水气脚气风气四肢拘挛,再以其上所寄生者而推之,是必尤能发其馀泽以溉其所赘矣。托滋液而团结于上者,非目而何,其实主明目毋容详释也。
《本草分经》:苦、甘。坚肾和血,舒筋络,散风湿。
【现代药理研究】
1. 桑寄生有降压作用。
2. 桑寄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镇静作用。
3. 桑寄生中的扁蓄甙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4. 桑寄生对体外伤寒杆菌、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5. 桑寄生水煎剂对肠道病毒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6. 桑寄生有提高T细胞数量与增强T细胞功能的作用,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