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芡 实(《本经》)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主产于湖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原植物生于池塘、沼泽及水田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功效补脾祛湿、益肾固精。临床用名有芡实、鸡头实。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本草乘雅》:芡生水中,华实向日,具既济水火义。又草木类,全藉水土,吮抽发育,芡则更藉日中火,为先后身,亦具木胎火里义。又叶上蹙衄如沸,连茎刺棘如猬,实皮实壳如介,亦具金胎水中义。诚互交木金火之驻形物也。如益精强志不饥,即驻形之里应,目明耳聪轻身耐老,即驻形之外合;飞行神仙,即驻形之行圆功满也。未有形已驻,而中央之基不筑已不练者;若湿痹之腰脊膝痛,及卒暴疾,即驻形物之主治功能也。芡乃大中之小,浊中之精,涩中之甘,荆棘中之软美,壅滞中之流行,意兰中之气悟,疲疲中之强武。
《药性解》: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肾、脾、胃四经。主安五脏,补脾胃,益精气,止遗泄,暖腰膝,去湿痹,明耳目,治健忘。
按:芡实之甘,宜归脾胃,土得其宜,则水不受克,火亦无盗食之虞,故又入心肾二经。多食壅气,最难消化,婴儿食之不长,老人服之延年。
《药鉴》:气温,味甘美。属土而有水。经曰:补中补胃。又曰:益精治浊。同杜仲,理腰膝疼痛。并甘菊,令耳耳聪明。更益精气,又主脾湿。久服不厌,可作饵食。
《景岳全书》:味甘,气平,入脾肾两脏。能健脾养阴止渴,治腰漆疼痛,强志益神,聪明耳目,补肾固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延年耐老。或散丸、或煮食皆妙。但其性缓,难收奇效。
《本草备要》:一名鸡头子,补脾涩精。
甘涩。固肾益精,补脾去湿。治泄泻带浊,小便不禁,梦遗滑精,同金樱膏为丸,名水陆二仙丹。腰膝瘀痛,吴子野曰:人之食芡,必枚啮而细嚼之,使华液流通,转相灌溉,其功胜于乳石也。《经验后方》:煮熟研膏,合粳米煮粥食,益精气。蒸熟捣粉用,涩精药或连壳用。李惟熙云:菱寒而芡暖,菱花背日,芡花向日。
《本经逢原》:芡生水中而能益脾利湿,观《本经》所主,皆脾肾之病。遗精浊带,小便不禁者宜之。
《本草崇原》:芡实气味甘平,子黄仁白,生于水中,花开向日,乃阳引而上,阴引而下,故字从欠,得阳明少阴之精气。主治湿痹者,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也。治腰脊膝痛者,少阴主骨,外合腰膝也。补中者,阳明居中土也。除暴疾者,精气神三虚相搏,则为暴疾。芡实生于水而向日,得水之精,火之神。茎刺肉白,又禀秋金收敛之气,故治三虚之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者,言精气充益,则肾志强。肾志强则耳目聪明。盖心肾开窍于耳,精神共注于目也。
《本草求真》:[批]利脾湿,涩肾气。
芡实专入脾、肾。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甘入脾。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涩固脱。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使泄泻腹痛可治。补脾同山药、茯苓、白术、人参、莲肉、薏苡仁、扁豆。惟其味涩固肾,用芡实一味捣未熬,金樱子煎和丸,服之补下元益人,谓之水陆丹。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伤损精气,小便遗数精滑,用秋石、芡实、茯苓、莲肉各四两为末,枣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送下。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得配本草》:芡实一名鸡头,甘,平。涩。入足少阴、太阴经。补脾助气,固肾涩精。治遗浊带下,小便不禁。
得金樱子,摄精;配秋石、莲肉、大枣为丸,盐汤下,治便数精滑。佐生地,止血。合菟丝子,实大便。
《本草经解》:芡实气平涩,秉天秋敛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脾为湿土而统血,湿邪降于下,则走腰脊膝,致血泣而成痹。芡实甘平,则益脾肺,肺通水道,则湿行;脾和则血活,而痹者瘳矣。
中者脾也,味甘益脾,故能补中。暴疾多属于火,得水之精者,多能抑火,芡实味甘属土,而生于水,所以制火而主暴疾。
肾藏精,肺为金而肾为水,气平益肺,肺气旺则生精,金生水也。味甘益脾,脾统血,目得血则明,耳得血则聪,故令耳目聪明也。味甘益脾,脾气升;气平益肺,肺气降,升降和,则天清地宁,养以刚大,而志强矣。
《本经疏证》:芡茎不弱于荷茎,其长且倍焉,然任蠖屈于水中,而叶终不离水面者,地之气能隔水以交天,天之气不能越水以交地,则承接于天者,究在水而不在土也。故夫芡开花向日,向日结包与天上之阳相嘘吸而成实,则为秉气于阳矣。夫水中之气不能出水,又何异腰脊与膝为湿所蔽不得交于阳耶?乃芡者偏能共水外之阳,嘘吸以钟生趣,故主为湿痹。腰脊膝痛补中,腰脊膝固皆系属水藏,而资阳气以运动者也,被水气蔽而为痛,则受阳之益而痛已矣。资始于水下之土,资生于水外之火,火土相锻则成金,而偏在水中,具坚刚之性,洁白之色,不受泥之汗日之暴,则受日暴泥汗以为病者,均藉此可已。曰除暴疾,正对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而言,非特能致阳于阴,并能起阴御阳也。心之志,耳目之聪明,皆阴中之生气而注于阳者,皆于精中益气以交阳,则志之强耳之聪目之明,正有不期然而然者,特精盈而气不能摄之以交于阳者则可,精不足而有是则无益矣。
《本草新编》:味甘,气平,无毒。入脾、肾二经。主湿痹,止腰膝疼痛,益精,令耳目聪明,强志补中,除暴疾,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可君可臣,而又可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大都润泽者居多,润泽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神水,与诸补阴之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
或问芡实平平无奇,而子偏誉之为益精补中之药,何也?曰: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至妙药也,子不信其功效乎?夫芡实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饮调服,虽遗精至衰惫者,不旬日而精止神旺矣。至平之药,而实有至奇之功,非世人所能测也。
或问芡实性实平淡,吾子誉其功用,不识益肾补精之外,更有何病可大用乎?曰:芡实,无症不可大用,而尤可大用者,开胃气耳。胃气大开,何病不藉之以得利。平而实奇,淡而无厌,殆芡实之谓乎。
或疑芡实但能止精,而不能益精,虽精止即是益精,而终不可谓精得芡实而生也。曰:芡实岂但止精哉。夫遗精之病,必能补而后能止。使芡实不能益精,又何能止精。况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芡实益精,又何疑乎。
《本草分经》:甘平而涩。补脾固肾,助气涩精,又能解暑热。
【现代药理研究】
芡实能明显地消除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尿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