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论古代文献中的“蛊”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黄帝内经》中未专门论述蛊疾,但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作为“疝瘕”的别名被提及:“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弗治,病入舍于肺……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疝瘕,此指以小腹热痛并溺白浊为主要症候的疾病,为感受风寒,郁而化热,内传脏腑,相传至肾而成。为什么以“蛊”为别名,前代注家多认为本病邪热内结,损耗阴血,有如虫食,故以蛊名之。如张介宾《类经》注云:“热结不散,亏蚀真阴,如虫之吸血,故亦名曰蛊。”[11]而《灵枢·热病》有:“癃,取之阴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男子如蛊,女子如,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文中以“男子如蛊,女子如”的比喻来描述癃病的胀闷而痛之状,可见小腹胀闷而痛是蛊疾的典型症状。《素问·玉机真藏论》之“疝瘕”以“少腹冤热而痛”为主症,之所以“一名曰蛊”,也当以腹痛如蛊为主要依据。

    《左传》与《黄帝内经》虽都以“蛊”为病名,但所言之“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蛊疾,只是因证候与蛊疾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借用“蛊”之名。并且二者的命名依据是不同的:前者强调“惑以丧志”,取“蛊”之蛊惑、惑乱之义;后者强调“少腹胀痛”的证候表现,取痛甚如虫蚀之义。可见,从理论上来讲,蛊疾是由蛊毒所致,而实际上,只要有“丧志”或“腹胀痛”等典型症状,不究病因如何,都可称为“蛊”。换而言之,“蛊”作为病名是没有明确界定的。

    四、病名与证候名相分离——魏晋以后医学文献中的“蛊”

    魏晋以后的许多医学文献,从《肘后方》、《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到《圣济总录》、《本草纲目》、《证治准绳》等,都有关于“蛊”的记载。此时,人们对“蛊”的认识趋于一致,其症候、病机与诊治的阐述大同小异。然而,在这些文献中,“蛊”被赋予了两重意义,即分别用作病名和证候名。

    “蛊”作为病名,一般是特指由人为畜养的毒虫侵蚀所致的疾病,即“蛊毒”。《诸病源候论》中详述了“蛊”的制法:“凡蛊毒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人有故造作之,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患祸于他,则蛊主吉利,所以不羁之徒而畜事之。”[12]根据毒虫种类的不同,蛊毒可分为蛇蛊、蜥蜴蛊、虾蟆蛊、蜣螂蛊等数种。蛊毒的症候多复杂而严重,但总以身痛、腹胀、呕吐或下利脓血、神志异常等为主要表现。《千金要方》描述为:“蛊毒千品,种种不同。或下鲜血;或好卧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百节酸疼……凡中蛊毒,令人心腹绞切痛,如有物啮,或吐下血皆如烂肉。若不即治,蚀人五脏尽乃死矣。”[13]中蛊者死后,蛊毒又可流注传染他人,则称“蛊注”。

    除指“蛊毒”外,“蛊”还作为证候名,用以概括多种疾病中出现的特殊证候。如《诸病源候论》中有蛊风、蛊注痢、肠蛊痢、水蛊,《圣济总录》中有蛊疝(即《素问》之疝瘕)、水蛊、蛊痢,这些证候的病因各不相同,不同于人畜毒虫所致的蛊毒,之所以以“蛊”为名,乃因症状表现与蛊毒有相似之处。如风病证候之一的蛊风,“由体虚受风,其风在于皮肤,淫淫跃跃,若画若刺,一身尽痛,侵伤气血,其动作状如蛊毒,故名蛊风也。”痢病证候之一的肠蛊痢,“冷热之气入在肠间,先下赤,后下白,连年不愈,侵伤于脏腑,下血杂白,如病蛊之状,名为肠蛊也。”水肿病证候之一的水蛊,“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11]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