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一提起中医,很多人就会和阴阳五行联系起来,什么“阴虚”、“阳虚”,什么“金、木、水、火、土”,听起来就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又没有相关的检查作依据,怪“玄乎”的。还有更玄的,一根丝线系在病人的手腕上,医生在另一头就能知道病人的病情,比“孙悟空”还神奇呢。老百姓日常接触到的中医知识就经常和这些联系在一起,无怪乎中医在众人的眼中充满“玄”念了,而我们知道,“玄”是“不科学”的代名词,正是这顶“玄”的帽子,令中医越来越走向死胡同,正因为“玄”,中医被认为不科学;正因为“玄”,中医的真实面目迟迟不被世人所认识;正因为“玄”,中医被很多的不学无术者利用;正因为“玄”,使得中医失去了公众赖以信任的基础,我无法认识你,还怎么能信任你呢?
事实上,中医在形成、发展的千百年时间中创造了自己独到而卓越的医学成就,然而却没有人将其中的精髓转化为简而易懂的知识,向大众推广,相反,却是一有所得就各秘己学,排斥他学,致使中医学蒙上了一层“隐晦”的面纱,时至今日,剩下为老百姓所了解的恐怕是中医中的旁门左道了。我们甚至在广告上能看到“祖传秘方治疗骨质增生”的笑话,试想,在古代根本没有X光机,何来“骨质增生”一词?更何况,中医的精髓根本不在“祖传秘方”之类枝梢末节,而在于中医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建立在以此基础上的卓越疗效,靠几个“祖传秘方”和“神医”是不可能使中医发扬光大,也不可能构架中医的真实面目,只有让广大老百姓了解真正的中医,认识真正的中医,走近真正的中医,中医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在西医学盛行的当今,中医理论在很多的中医师眼中成了过时和落后的象征,他们认为中医没有先进的生化、影象检查仪器,又没有西医学严谨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医学理论,仅是凭医生的询问和三根手指头的诊脉怎么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呢?同时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中医怀疑的地方。很多病人在就医时会问:你检查都没给我做,怎么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怎么能对症下药呢?如果病人这么问,我会说:问得好。因为这正是我要解释的。如果中医师也这么认为,我就要说,你根本不配做中医师。为什么?因为中医的治病用药均是建立在中医独特的理论上的,它基于中医古代医家对疾病探索过程中发现并发展的一种整体研究方式,它跳开了现代医学越来越微观的研究思路,而走上了一条“相对辨证”的道路。“相对辨证”这个名词是我的定义,它不同于通行的介绍中医的书上所写的“宏观辨证”,我之所以称其为“相对辨证”是因为整个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一部医学的《相对论》。我们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中单个的器官功能强弱或是物质水平高低,都不能代表其整体面貌,只有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我们才可能得到最科学的结果。因此,中医学将人体的整体平衡作为研究健康与疾病的标尺,认为任何疾病都是整体平衡受到破坏的结果(在第三章中我有详细的论述)。而中医学正是通过对疾病相对于整体平衡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归纳、总结、演绎的方法,形成自己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我们只要对病人的外在症状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该种疾病造成机体整体平衡失调的情况和程度,既然知道了病源所在,当然就能对证下药了。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辨证施治”。中医对疾病的研究更重视的是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机体整体平衡的失调,并认为人生病后各种症状的产生的根源是由于机体原有的内在平衡被打破,故而出现各种不适,所以我们在认识疾病的时候,更重要的是了解疾病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和破坏情况,在治疗上也应该着重于恢复机体原有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改善症状,治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