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药材大全 > 药材种植 > 正文

北五味子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2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4.5病虫害防治
4.5.1白粉病是五味子常见病害,在自然群丛中也常有发生,严重时整个叶面象洒上一层白粉,如不及时及时防治,影响生长。人工园常在7月下旬出现,因此7月中旬即要用波尔多液(1:1:100倍)进行预防,每半月1次,连续3~4次,一旦发生,用800倍粉锈灵喷洒即可,预防效果甚佳。
4.5.2叶枯病在自然群丛中少见,人工园中时有发生。发病症状是先从叶尖、叶缘或叶的其它部位出现黑色小点,密集在1小圈内,圈内叶片成淡黄色水浸状,以后干缩、枯黄,并逐渐扩大,蔓延至整个叶面,患有此病植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据病叶分离其病原为phyllosticta.sp.属半知菌类,叶点霉属。用800倍退菌特或多菌灵以及双效灵喷洒,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摘除病叶,严重时整株平茬,均可根治。 
4.5.3根茎腐烂病(掐脖子病),属生理病害,在全光下裸地栽培时,发生严重,可使60%以上五味子植株得病而死亡。尤其是晚秋,早春地面温度昼夜变化剧烈,处于地表处的根颈部组织柔嫩,抗病性低,因皮层溃烂而脱皮。防治方法可采用秋季培土埋住根颈,可减少伤害。林内生态园,因环境或枯枝落叶环境优越,可免除伤害,无此病发生。 
4.5.4泡沫蝉  成虫多发生在五味子基部蔓部蔓条密集处,发生时间为5月下旬,可用800倍乐果进行喷洒。
4.5.5咬食叶部害虫有金龟子成虫、天幕毛虫和蛱喋幼虫(背版和体节上有金黄色条纹)以及卷叶虫,大多发生在7~8月,将叶片咬成缺刻状,用上述药剂喷雾,可收到成效。
5采收与加工
    五味子栽后4~5年大量结果,秋季9月下旬果实呈紫红色时摘下,晒干或阴干。若遇阴雨天要用微火烘干,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60℃左右为宜。否则易变成焦粒。产量为亩产干货100~150kg,折干率3~4:1。质量以果皮紫红、粒大、肉厚、柔润、有光泽者为佳。
6野生资源保护和自然群丛改造
   北五昧子野生资源丰富,它们常成片分布,成丛生长,在分布区内枝蔓密集,交叉重迭,形成杂乱无章郁闭的树冠,光照及通风不良,结实率低下,大小年现象严重,有时在一片地区甚至完全绝产,达到永续利用。这是一种投入少、收效大、时间短、见效快的方法。
6.1资源保护区和改造地的选择原则  选择北五昧子自然资源好、面积较大、适合于规模经营、其间植被以小乔木、灌木等疏生矮化林为主、通风、透光、向阳、霜冻较小、土质肥沃、保水排水良好、且便于看管的地块。
6.2技术管理措施
6.2.1及时清理通风透光作用道为了便于在保护区内作业方便及野生五味子的通风道,创造有利于野生五味子生长的环境,可设计通风透光道。其走向应根据地形而定,地形较平整的地块以南北方向,丘陵地和山坡地可随地形而定。通风透光道宽为1~ 1.5m,行距为10~20m。每年6~7月进行1次清理,使之达到无树木、无障碍状态。
6.2.2选择和整理野生五味子天然支架  天然支架最好选择材质硬、枝条横生、花叶小、长势不太茂盛及成伞形状态的树木;尽量不用叶片大、长势茂盛的树木,以免争肥、争水、争光,否则要进行适当的修剪树冠。天然支架的间距以1.5~2m为宜。如果间距过大,可进行树木高度控制在2.5m以下,并在除草时进行补充修剪。
6.2.3合理密植在保护区内,对过密的野生五味子植株进行适当间除,保留生长粗壮、株形好的植株。株行距保留在1.5m×2.Om为宜,并以植株就近的天然支架作为攀附物;对于野生五味子比较稀少、密度达有到要求的地块,可采取人工补植的方法进行苗木移栽。苗木既可用实生苗,也可用野生苗,尽可能作到随挖随栽,带土移栽。
6.2.4除草每年6月中旬和7月中旬各进行1次除草,每株除草面积为2 m2左右。除草时注意进行修整树冠和引蔓上架。此外,按五味子的修剪要点及时进行修枝整形,采取有交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6.2.5在原有天然分布北五味子的适宜地带,若上层林木郁闭度超过0.6,虽然其植林健壮,攀援得高,但仍被林冠所遮蔽,在这样条件下,北五味子几乎不能结实,如果该林分适宜于低价林改造条件,则应疏伐至郁闭度O.4以下,使北五昧子解放出来,尤其在那些适宜的林缘、林间空地、溪流两岸的开旷地,对原有的北五味子进行抚育管护,修整改造或补植培育等措施,促其成为北五味子半人工生态林。
    总之,北五味子资源是宝贵的,它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珍视,需要加以保护和培育,城要解决资源培育和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使之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资源良性循环,源源不断地为医药、保健、饮料等产品开发提供原料,形成一个完整的北五味子产业,造福于人类。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