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2.2悬而未决者,录以备考
马老治学严谨还体现在“录以备考”上。对于悬而未决或有争议的问题马老决不臆断,而是留待后人作进一步的工作。如:《子母秘录》的撰人据南宋陈言《三因方》卷17作巢安世,《宋史·艺文志》作张杰,均未记年代,录以备考。又如《神农本草经》的后汉三国传本与注本,高诱在《淮南子·时则训》的注文中引有一条:“王瓜,《本草》作‘段’”作者按:“此条不见于今本《神农本草经》。又,日人铃木素行在《神农本草经解故》中则以为高诱、王逸等所引《本草》乃《子仪本草经》文。今录以备考。”
2.3尚未研究者,指出方向
对于尚未研究或研究很片面肤浅的,马老则指出研究方向,使后来者有路可循。如论述出土医书时,对于《耆婆五脏论》残卷,由于残缺严重(原书一卷现仅存卷末70余字),马老指出,此卷子虽日本黑田氏曾有所考证,但其中心意旨还有待研讨。又如同一章“医方类”,敦煌卷子中此类著作最多。其大部分在编排体例上有共同点,又由于残断破损,许多著作在书名、撰者及撰年方面多有不详。且其多为医家临床经验总结,记载的病种和药方相当丰富。若对此类卷子作一系统研究,则不但能使我们对隋唐时期的医术有一整体了解,而且能丰富中医系统,或古为今用,为现代临床服务。但是目前除少数学者对其中的个别卷子人生过考证外,系统的探讨尚没有。此部分工作还须后学继续努力。
2.4应用资料指出原则
马老不仅自己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而且给其他从事类似工作的人指出了原则。原始资料必须确凿可靠,故马老着重于此。对于如何核实资料,马老认为应从核实原文出处、年代、书名、卷数、版本、撰修者及与中医有关的术语几个方面入手。在核实原文出处方面,又具体提出了“第一手资料不得修改”,“第二手资料不可妄从”,“辨明引文的性质”和“辨明引文的来源”几条原则。在核实年代方面也提出了核实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因为中国古代纪年法与现代不同,多为年号、干支纪年,还有其他如太岁纪年法等特殊方法。在年号纪年法中又有同名年号,年号改元,故马老于此详加论述,并辅以必要表格,便于后学应用学习。对于怎样使用资料,马老更明确提出“唯物史观”、“实事求是”、“辨证观点”。故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贯穿始终。
3精于统计,整体把握
任何阅读《中医文献学》的人第一感觉就是马老精于统计,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资料,从宏观上理出脉络。书中用统计方法列出表格来说明问题之处不胜枚举,有引用书目汇集者,如“《素问》所引医书名称及条数”表;有相关医籍内容对比者,如“现存《甲乙经》一书中的大字引文及释文”表、“组成《甲乙经》的三书篇次对照”表;有药物数目表,如“《新修本草》正文与图经的药数对照”表等等。对原始资料进行统计,不但能从整体上把握该书的特点和各本间的异同,而且便于发现错误。如《汉志》中载《七略》内容,《汉志》记总卷数为868卷,但依《汉志》所记各种数字相加为881卷,而依《汉志》所记的全部卷数相加则为833卷,又20篇。三者各不相同。其产生的原因马老认为是由于“古书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而编校者又未细查考”。
4附以图表,脉络清晰
《中医文献学》又一显著特点是图表丰富。据笔者统计,全书共有图表131幅(第一篇8幅;第二篇97幅;第三篇20幅第四篇6幅),图片43幅,其中传本体系图有64幅,约占一半。可以说马老在绝大部分地方均用图表、图片来说明问题,这也是其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