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中卷提出伤寒只有四经,无少阳厥阴二经,指出:“夫寒之中人,如太阳主皮毛,故寒邪先客此经;阳明主胃,凡形寒饮冷则伤之;太阴主脾,凡饮食未节,过食寒物则伤之;少阴主肾,寒水喜归本经也。故伤寒止有四经,若少阳、厥阴主肝胆,如忧思喜怒方得伤之,寒病最少。”附方记载了用睡圣散进行麻醉,为使病人免受艾灼之痛,窦氏首创睡圣散(由山茄花与火麻花二味组成),并先自用以验其功效,然后用于病人,使病人临灸服之几昏不知痛。
全书尊《内经》而非《伤寒》,持论独到,针对时弊,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中医学术状况,不可仓卒之间定其是非;其五脏辨证上承钱钟阳,下启张元素、李东垣,生卒年代基本契合,并无矛盾;温补思想贯穿始终,“脾肾并重”的观点几同明代薛立斋,似应归于温补学派早期的医著。自温补诸家上溯易水学派而至《扁鹊心书》,他们的学术思想或者互相参见,或者一脉相承,如本书的成书年代确为1146年,其对中国医学史及学术传承研究的价值自不待言。
参考文献
[1]张宗栋,窦材考[J] Chin. J Med. Hist.l996,26(4):230.
[2]陈婷.论窦材学术思想[J].北京中医,2000,(3):53.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2) 张弘 张小霞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