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现存
《扁鹊心书》三卷,附神方单行本,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04878条载,依次列述如下。
1、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王涿崖刻本,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
2、清乾隆刻本,现存首都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中山医学院图书馆;
3、清光绪七年辛巳(1881)上海王氏刻本,现存北京图书馆、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通医学院、浙江省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广东省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4、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医林指月本,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
5、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刻本,现存镇江市图书馆;
6、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赞化文社刻本,现存湖南省图书馆;
7、清青莲书屋刻本,现存北京图书馆、中国中医研究图书馆、山东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泸州市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图书馆;
8、清浙衢三余堂刻本,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辽宁省中医学院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浙江中医药研究所、江西省图书馆、湖北中医学院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9、清上洋江左书林刻本,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配本)、山西图书馆、辽宁省中医学院图书馆、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中医医院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苏州医学院图书馆(二卷)、湖北中医学院图书馆、广州中医学院图书馆;
10、清刻本,现存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陕西中医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
11、清抄本,现存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12、1917年上海蜚英书局石印本,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
13、1928年江阴宝文堂刻本,现存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
14、民国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现存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天津中医学院图书馆、山东医科大学图书馆、兰州医学院图书馆、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新疆医学院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南京第一医学院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成都中医学院图书馆、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扁鹊心书》三卷,附神方,除单行本外,尚被分别收入《医林指月》、《中西医学劝读十二种》。《医林指月》为清·王琦编,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1634条载,依次列述如下。
1、清康熙刻本,现存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
2、清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刻本。现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
3、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宝笏楼刻本,现存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学校图书馆、天津市人民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山西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辽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苏州中医医院图书馆、蚌埠市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江西医学院图书馆、成都中医学院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