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素问》校诂派治学特色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王冰注:“虽老而生子,子寿亦不能过天癸之数。”

    胡澍案:“此谬说也。详岐伯之对,谓年老虽亦有子者,然大要生子常期,男子在八八以前,女子在七七以前,故曰:‘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男不过尽八八’之‘男’,即承上文之‘丈夫’而言,‘女不过尽七七’之‘女’,即承上文之‘女子’而言,并非谓年老者所生之子,何得云‘子寿亦不过天癸之数’乎?且老年之子未必不寿,亦无此理。”

    胡澍根据医理,从上下句式分析,以纠正王冰注解之误。王冰之错的关键在于他将原文“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之“男、女”上承“子”而言,故又将“八八、七七”之数曲解为子之寿数。

    虽然朴学家长于考证而薄于医理,但值得提出的是《素问》校诂家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不仅利用自己雄厚的语言文字考证功底,为正确地阐释医理奠定了基础,更能利用自己一定的传统医学知识修养,在严密考证的基础上,对一些具体的医学问题进行了阐释。

    如:于鬯对《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砭石”进行了上千言的考证,核心观点是“砭与针别”,论证详实,首先关于砭石的发源地,原文明确指出:“东方其治宜砭石,南方其治宜微针”,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所据是《山海经》,于鬯对《山海经》原文进行了考证,发现王冰引文有误。其次,于鬯列举了《内经》大量关于石与针作为两种治疗方法而并列的原文,如《素问·病能论》“有病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等等;再次,于鬯对《内经》九针理论与砭石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包括形状、主治、制作等。这些论证充分证明了针与砭是两套不同的治疗工具。于鬯论点对我们今天的认识是有所启发的,因为既然针与砭是两套治疗工具,那么,认为“砭石被金属针具取代了”[4]的认识就值得重新思考了。

    参考文献

    [1]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弁言[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2] 宋·王应麟.玉海(卷六三)[M].清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重刊本

    [3]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卷一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15.

    [4] 高忻洙主编.实用针灸学辞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0.

    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 牛淑平 指导 黄德宽 杨应芹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