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另据地方志《南康府志》载,清代江西安义人詹墀(号樵珊)曾撰《儒门事亲集要》,惜未刊行,依名提示,或是一种节选本。
国外刊本如日本渡边荣元安甫于正德辛卯八月据邵本翻刻。此书附有日文假名标注及少量眉批,是为日本洛阳松下睡鹤堂本。正德为江户时代中御门天皇年号,公元1711年改元为正德,干支纪年正是辛卯,时值清康熙五十年。近年一些学者在文章中误将“正德辛卯”认作明·正德,是不知日本也通用干支纪年。此本十五卷,曾被利用作近代校注本的对校本之一。
近代刊刻本
民国期间较好的刊本是近人曹炳章氏主持的《中国医学大成》丛书所录,它以《医统正脉》本为底本,参校日本洛阳松下睡鹤堂本而成。曹氏亲为断句,因时间紧迫,校勘不精,屡屡出现误断不可畅读,有碍于医理。1990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重刊《中国医学大成》时,又对《儒门事亲》增加邵本、《四库全书》本予以参校。
解放后,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根据《中国医学大成》大东版并参照日本洛阳松下睡鹤堂本重校排印了《儒门事亲》,这是目前通行本的代表。
河南科技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张海岑等的校注本,此本的优点是在注释上明白畅晓,将直排改作横排以适应现代人阅读习惯,改用现代标点,有关段落后增写按语评说,有助于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理解。缺点亦是校勘不精,参校及旁校本选择过少。
199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子和医集》,此本合刊了《儒门事亲》与常德撰《伤寒心镜》,使目前存世的反映了和学术思想的著作合璧,并作了新的校注,其优点是注释部分做得较好,校勘部分依然问题较多,只在邵本系统陈陈相因,失校与误校在所难免。
近代刊刻流行的几个刻本,包括《四库全书》本、《医学大成》本、解放后的排印本与几种校注本,均是以明·邵辅本为祖本,以《医统正脉》本作底本或校本。明刻本的缺点,正如任应秋先生所云:“明人刻本,除了藩府所刻的较好外,无论官刻、私刻,都是马虎的多,脱漏错误习见不鲜”[7]。这些问题沿袭到清代及近代的通行本、校注本,都未能很好解决。
1998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儒门事亲研究》,此书分“《儒门事亲》新论”与“《儒门事亲》新校”二编。“以张子和原著为基础,并结合临床应用,深入浅出,分题论述,阐明原理,发扬奥义,既不失张氏学术之精髓,又有作者之心得与发挥;既对张氏生平史实作了较详尽之考订,又对《儒门事亲》本身的结构与撰写作了仔细的分析,并参考各种善本,进行了精心的校勘。迄至目前,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研究张子和学术之重要著作。[8]
参考文献
[1]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后引文未标码者均自此)
[2] 日·多纪元胤·中国医籍考.儒门事亲[M].见:皇汉医学丛书.北京:世界书局,1936:840.
[3] 元·脱脱.金史·卷一百一十五·列传五十三·完颜申奴[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 方春阳.张子和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2):43.
[5] 日·丹波元简.医賸·儒门事亲[M].见:皇汉医学丛书.北京:世界书局,1936:30.
[6] 日·丹波元坚.医方类聚·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4.
[7] 任应秋.吴校医学启源·叙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