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明代刻本
明刻本主要有两种版式,现按其刊行年代分述。
1.《医方类聚》辑录本
《医方类聚》乃朝鲜人金礼蒙收辑明·永乐年间以前的医籍150余种,加以分类汇编而成。此书援引的医籍,均止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刊行于1445年。原书在朝鲜已散佚不存,日本丹波元坚氏据家藏残本增补,重刊于1861年,即《医方类聚》江户学训堂本。此书卷帙浩大,辑录“宋元佚书亦复不少。盖篇帙之富,为现存医籍之冠”[6]。所辑《儒门事亲》,是以丛书的面目出现,分列《儒门事亲》、《治病百法》、《三法六门》、《十形三疗》、《治法杂论》、《杂记九门》、《神效名方》七目。《中国医籍考》据此认为《儒门事亲》“原系一部丛书”,说明现通行的十五卷本原曾为多部单行。有人怀疑《医方类聚》“仅将丛书子目分列,以示采摭之繁富”[4],若出于此目的,辑录者应增列《撮要图》、《治法心要》之目,而不会化繁为简,反而减少子目罗列。先有多种单行本,后被汇集成丛书,再转化为十四(十五)卷本的通行本,是符合《儒门事亲》刊刻流行发展规律的。据日本 冈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的考证,《扁华诀》、《病机论》等内容(即现卷十四),明代始附入《儒门事亲》,前人有题识可证。故可推断,约在元末明初,《儒门事亲》通行本之雏形已大致形成,但《医方类聚》辑录的仍然是丛书形式的刻本。它的特点,不仅刊刻年代较早,且未在国内流通,避免了重复翻刻出现的讹误,是唯一现存的以丛书本面貌出现的代表。
2.邵辅(柏涯)本与《医统正脉》本
邵本刊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十四卷,指不包括非子和所著的《三消论》而言。邵本当来源于元代民间流传刻本,而非元·中统三年三卷本。说明最迟在明初,已有人把子和有关著作集结出版并统以《儒门事亲》之名,形成丛书的版式衍变到现通行本的趋向。邵氏序云:“惜其版久已失传,本多亥豕之讹,因付儒医闻忠,校订锓梓”,证实十四卷的版式已经流行,并存在篇目窜乱,字句舛误之弊。尤其是明初,已有人把原为图表的内容均改为文字篇法,这也造成了新的讹误。邵辅十四卷本,是迄今现存较早的版本代表,现通行本大都以此本为祖本,故其讹误之处也沿袭至今。
明·王肯堂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刊行了汇辑古今44种中医名著,包括必读医经、脉学、病机、伤寒论著及内、外、针灸、医方、本草等医籍,以《医统正脉》命名的大型丛书。其间即录有《儒门事亲》。该丛书之主旨,乃吴勉学在丛书序言中所云:“医有统有脉,得其正脉,而后可以接医家之统。”王氏为明代著名医家,他主持的这套丛书流行较广,《医统正脉》本的《儒门事亲》十五卷(含《三消论》),同邵本一样,成为现通行本的主要底本,也是现存十五卷本的代表,但仍属邵本系统。
清代刻本
清代主要刊刻本以官方修撰的《四库全书》所录《儒门事亲》为代表,修竣于1778年,它是以邵序为原序的十五卷本。全书手抄无断句,编成后分藏七阁,未在民间广泛流通。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了此本,《四库》本《儒门事亲》才得以与读者见面。官书出于众手,又拘于功令与时限,虽然改正了一些明显误夺,但有所疏漏,《总目提要》中还将麻知几误认为麻革(麻革,字信之,虞乡人,文士。其出生年代晚于知几,1249年曾为《重修证类本草》作序,此时金亡20年,知几已逝去17年)。清代多有民间坊刻,其代表如清·宣统庚戌(1910年)上海千顷堂石印本。它们与现通行本无大差异,多是以明·邵辅本为祖本或《医统正脉》吴勉学校本为底本翻刻,保留了金人张颐斋引及无名氏跋,有的还附录了张子和自述诗四首,这些资料对了解张氏生平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