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医药史料 > 正文

钱塘讲学盛名传,尊经维旧成一体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钱塘学派最早研究《伤寒论》的是张卿子。他认为“仲景之书,精入无论,非善读,未免滞于语下。诸家论述,各有发明,而聊摄成氏引经析义,尤称详洽,如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初学不能舍此索途也。悉依旧本,不敢专取。”他以成氏《注解伤寒论》为蓝本,根据临证的切身体会,并参合朱肱等诸家说,撰成《张卿子伤寒论》。他虽然很推崇成注本,但也不盲从。如对《辨痉湿暍脉证篇》中某些条文的成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张志聪研究《伤寒论》不仅继承了张遂辰“维护旧论”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更有力的论据,取得的成果也比遂辰大。他虽为遂辰门徒,但对遂辰的观点并非全盘接受,不少地方的见解和遂辰颇不一致,如对成无己的许多主要论点,他都持有异议,远不如遂辰那样赞赏成氏。张志聪对《伤寒论》的研究有许多独到之处和精辟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他奠定了《伤寒论》的气化学说,认为“学者当于大论中之五运六气承之,伤寒之义,思过半矣”。他提出不通读《素问》中的七篇“大论”,不懂五运六气就谈不上学《伤寒论》。志聪还提出了《伤寒论》以护养胃气为重要法则,对后学甚有启迪。由此,张锡驹还专门著述了《胃气论》来发挥其师兄的这一思想。张志聪研究《伤寒论》前后历时二十余年,著作曾三易其稿:初集为《伤寒论宗印》,二集为《伤寒论纲目》,三集为影响最大的《伤寒论集注》。《集注》是他一生研究《伤寒论》的结晶,也是钱塘学派的代表作。仲学辂评介《集注》说:“凡阴阳气血之生始出入,脏腑经络之交会贯通,无不了如指掌矣。隐庵之功,岂在仲景之下欤。”

    张锡驹所撰《伤寒论直解》,基本上是“依隐庵《集注》之分章节。”但他对成氏的评价不如志聪那样偏激,认为“有成注而书得以传”。可也批评了成氏注文的艰晦,指出“有成注而意反艰滞。”他的《伤寒论直解》由于文宇通俗、质朴不浮,问世后流传较广,深为医家所习诵。古吴薛公望还曾编过《伤寒论直解证歌诀》,载于唐大烈的《吴医汇讲》中。

    高世拭虽无研究《伤寒论》的专著面世,但他协助其师张志聪,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尤其是在志聪故世厉,他辑补了《伤寒论集注》,并使之付梓。《集注》的文宇能如此浅明,不能不说是得力于世拭之笔力。

    钱塘学派中对《内经》研究的医家主要是张志聪和高世拭,代表作为张志聪的《内经集注》和高世拭的《素问直解》。其特色主要是注释力求完整。在他们之前,一般医家以《灵枢》只言针道而单注《素问》。其间虽有马玄台氏全注作《内经发微》,但马氏在注《灵枢》时亦以言针道见长。钱塘学派认为《素问》言起病之源,以阐发病机为主;《灵枢》虽专言针道,但针药同理,包含治病之理,以阐发治法为主,故将两者合参,方为全面。其次,钱塘学派发挥集体力量,采用了集体编纂的方法,以张志聪为主,同学参订,门人核正,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历时五年终于完成。这在《内经》注家中及医学史上是少见的。在注释中,钱塘学派在文字上下了一番苦心,力求注释浅明易懂,以利医理之阐发。张志聪因经文太玄奥而著《集注》予以疏通,而高世拭又因志聪《集注》文尚艰晦而再撰《直解》。另外,士宗的《直解》在校勘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钱塘学派形成于清初,发达于康乾,延伸至光绪,历二百余年而不衰,在我国医学史上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为祖国医学之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在医学史上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她,它值得中医界作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