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疏五过论》有:“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之阴阳,四时经纪。”《素问?八正神明论》也有:“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因“冬至一阳生”,即从冬至之日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复苏与昌盛,此时可顺应自然之气,调补机体自身的阳气。因此,冬至或立冬是实行节气针灸的主要时期。后人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制定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思路,即是在特定的时机依据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节律,结合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择时介入某种方法,预先培养阴阳,以固之本,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也是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防治原则。临床常见“冬病夏治”是指冬季好发之病,在夏季治疗往往获效。这是因为人体阳气在夏春时升旺,冬季时收敛,冬季好发的疾病往往是因为机体本身阳气不足,又遇到自然界的阳气的不足,《素问。评热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当然容易发病或加重疾病。冬病阳虚,反而在夏季治疗,则正是借助夏季阳气隆盛的影响与促进,顺势而治,将素体的阴凝,利用自然界的阳气和针灸的方法达到振奋阳气,消除病根的目的。
此时介入针灸方法可使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和调整能力得到进一步充分的发挥,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内在的这种潜力。但应该明确的是:机体的这种能力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不断作出的反应与变化的结果,并不是机体内部预先储存了某种物质、或蓄积了某股力量的一次性地释放。它在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素质”和“潜在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弹性伸张力与应变力。中医是从整体角度全面综合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不仅从人的整体来考虑,还从人与环境的联系来分析,并且特别强调这些因素与外界环境的特殊变化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将节气、四季等的变化与机体变化及中医方法的介入紧密相联的意义。
2、 当疾病出现先兆时,针灸的及时介入是产生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
所谓疾病先兆是指疾病在发生之前所出现的一些微小的征兆和不适,一般随后可出现疾病的真正暴发。因此,针对疾病先兆,采取一定防范措施,扶助正气,及时地阻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将有利于疾病的预防。《素问?.评热病论》中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篇》明确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猝然逢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正气是生命活动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机体抵抗邪气侵袭,适应生活环境,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能力的总称。各种致病因子之所以能致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抗病能力,说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机体的正气的强盛与衰弱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还认为:机体形成某种病理的征象,是缓慢而潜移默化的,只有内在的生理失调或病理变化蓄积到某种量时,方可显现病症的表现,更多的时候它是“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存若亡,有形无形。”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如:机体处在亚健康状态、更年前期或更年早期、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等,虽然机体内部已有一定的生理失调或病理变化,但病人往往只是感到稍稍不适或仅有轻微的征兆,并没有明显而固定的病症的表现。潜在的病理信息难于提取或仅有蛛丝马迹,需要特别的洞察,是很易忽略的内容。假若医生能依据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推断并洞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潜在的倾向性,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改变或打断这种内在的趋势,将可达到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防治意义。
针灸正是这种有效的方法之一。关于在疾病先兆期应用针灸预防疾病可见许多文献报道。如《素问?.刺疟论》中有:“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先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说明在疟疾发病之前进行针刺,可以防治疟疾的发作。《素问。疟论》又言:“夫疟之未发,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故工不能治其已发…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为防邪气侵犯脏腑,而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的目的是以期“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素问。汤液醪醴论》:“夫病之始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再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中风在发作前常有先兆,应处在始生时。《素问.?调经论》将中风先兆又称为:“微风” 。“微风”多表现为头目眩晕,手指麻木,或肌肉不自主地跳动等。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惟风宜防尔,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或“依腧穴灸之。”明代的杨继洲《针灸大成》中也有:“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发酸发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灸疮妙。” 《金匮要略》特别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时认为:“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认为:“上医医治未病之病,中医医治欲病之病,下医医治已病之病。”这种观点几乎与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防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以及“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等对后世影响重大。现在预防中风仍常用针灸方法(2),通常有中风先兆者可每日针刺,无中风先兆者,但属高危易感人群,则可在季节更替之时进行针刺预防。近年来已有人采用针刺预处理的方法提高机体对缺血的耐受力。如:熊氏(3)在大鼠进行脑缺血造模之前,电针百会穴,连续5天,实验结果显示:经电针预处理后可明显减少大脑的梗死面积,显著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提示:针刺预处理的方法可通过减少大脑的梗死面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预防中风。总之,当疾病出现先兆时,针灸的及时介入是产生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