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理论 > 中医基础 > 正文

中医预防学的理论基础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中医预防学有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说,中医预防的思想源于实践,奠基于《内经》、《难经》,自《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以来,经过历代医家的弘扬光大,中医预防学的理论日臻完善,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虽首见于《内经》,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如《周易》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反映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国语·楚语》曰:“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为之关籥藩蓠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强调了早期治疗,防止传变的重要性,《礼纬·含文嘉》曾载:“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说明熟食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这些朴素而原始的防病思想,虽然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然观其主旨,实为“治未病”理论之滥觞。

    《内经》在总结前人养生防病经验的同时,注意吸收古代哲学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先进思想,初步奠定了“治未病”学说的理论基础。《内经》中“治未病”的含义主要有三:一是摄生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一是欲病防作,《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三是早期治疗,《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阴阳应象大论》云:“善治者治皮毛”等等。嗣后,《难经》补《灵》《素》之未备,提出了冶未病的另一重要涵义棗治未病的脏腑。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张仲景将《内经》、《难经》中的“治未病”思想融合,并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发挥,使之作为仲景学说的精髓,贯穿于《伤寒杂病论》中。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因此,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就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这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同样的情况,四时的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素问·脉要精微论》)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这种脉象的浮沉变化,也是机体受四时更递的影响后,在气血方面所引起的适应性调节反映。又如人体气血的运行也与气候变化的风雨晦明有关,“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素问·八正神明论》)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虽然一昼夜的寒温变化,在幅度上并没有象四时季节那样明显,但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这种人体阳气白天多趋于表,夜晚多趋于里的现象,也反映了人体在昼夜阴阳的自然变化过程中,生理活动的适应性变化。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