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
(一)取穴
主穴:乳腺、内分泌。
配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子宫。
乳腺穴位置:对耳轮部,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处(即胸穴)下方。
(二)治法
主穴皆取,配穴酌加。病变在单侧者,针1侧耳,两耳交替;病变在双侧者,两耳均取。耳穴探得敏感点后,即速刺入,待有胀痛等得气感后留针。留针时间2~3小时。亦可用耳穴压丸法,即以王不留行子贴压上述穴位,每日按压3~4次,每次4~5分钟。针剌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耳压于月经前15日开始治疗,每隔3日换贴1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一般要1~4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3例。结果痊愈26例,有效18例,无效9例,其总有效率为83%[11,12]。
穴位微波疗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乳根、阳陵泉;2、膺窗、膻中。
配穴:丰隆、足三里、血海、膈俞。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1组,酌加配穴1个。用微波针灸仪进行治疗。治疗时将无针幅射器放于所取穴位上,调整调节器幅度。使患者有温热针感为度,一般为20~25伏。开始治疗时,每穴20分钟,症状减轻后每穴15分钟,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停治5~7天再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3例,痊愈25例(47.2%),显效13例(24.5%),有效12例(22.6%),无效3例(5.7%),总有效率为94.3%[10]。
艾灸
(一)取穴
主穴:乳中(患侧)、足三里。
配穴:太冲、气海、太溪。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显时加配穴。用艾条灸,每次灸20~40分钟。肝郁气滞者,以患者感局部舒适为宜,灸时可略短;冲任不调者,火力要足,灸时要长,灸后患者感胸内发热及下肢有热困感为佳。每日灸治1次,10次为一疗程。停灸3日,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用于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病。共治25例,痊愈13例(52.0%),显效6例(24.0%),有效4例(16%),无效2例(8.0%),总有效率为92.0%[4]。
穴位冷冻
(一)取穴
主穴:膻中、乳根、阿是穴。
(二)治法
采用电子冷冻增热针灸治疗仪治疗。上述穴均取。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灸柄温度在-10℃~-20℃之间,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6~12天为一疗程,停治3~5天再针灸。
(三)疗效评价
共治30例,以前述标准评定:治愈25例(83.4%),显效3例(10.0%),有效1例(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6.7%。与普通针刺和服中药组比较,有效率以穴位冷冻针灸为高[3]。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屋翳、膻中、合谷;2、天宗、肩井、肝俞。
配穴:太冲、太溪、足三里、气海、三阴交、乳根。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二组穴位交替选用;据症酌加配穴。屋翳穴针体呈15度向外平刺1.5寸,膻中穴向下平刺1寸,肩井穴从后向前平刺1.5寸,天宗穴向外下方平刺1.5寸,其他穴位均按常规刺法进行。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选连续波,频率60次/秒,电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通电20~30分。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月经期停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