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贫血 > 正文

贫血的人有什么病征?有得医吗?有那些严重性?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0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临床较为肯定的有司坦唑、美雄酮、羟甲烯龙、丙酸睾丸素及红细胞生成素等,
    四、激素  对已明确为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以选
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前者即刻疗效良好。
    五、脾切除  脾切除可减少红细胞的破坏场所,主要用以治疗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贫血
和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六、输血  急性大量失血引起的贫血必须输血。输血也可适用于难治性贫血(如再生
障碍性贫血等)及其他严重贫血患者,但仅能取得暂时疗效。由于输血可引起各种反应,并
有传播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危险。过多的输血可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因此必须严格
掌握指征。一般慢性贫血,血红蛋白在60g/l以上,患者无明显症状,就不必输血。大多
数贫血患者尤以无出血或粒细胞缺乏者,宜输红细胞悬液或浓缩红细胞,以节约血源,减
少输血反应。
    七、骨舶移植  骨髓移植主要用于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重症海洋性贫血等。有些
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或治愈。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是因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
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器官组织中缺乏可染性铁,血清铁浓度、运铁蛋白饱和度和
血清铁蛋白降低,典型病例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症是贫血中最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生于各年龄组,尤多见于育龄妇女
及婴儿。钩虫病流行区特别多见,程度也较重。    ·
(铁的代谢)
    一、铁的分布  铁在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均有铁。正常成年人含铁总量,男性
为50mg/kg体重,女性为35mg/kg体重。体内铁的67%组成血红蛋白,3.5%在肌红蛋白
中,仅少数铁在线粒体内参与组成多种酶及辅酶因子,但其功能极重要。约29%为贮存铁,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仅极少量铁(约占o.07%)在血液
中运转。
    二、铁的来源和吸收  人体铁来源于食物。含铁量最高的食品有海带、发菜、紫菜、木
耳、香菇、动物肝等,其次为豆类、肉类、谷物,乳类及蔬菜、水果中含量较低。胎儿所需铁来自
母体。在非生理情况下,大量铁可随药物或输血进入体内。
    正常成年人每日从普通饮食中摄入10~15mg铁,其中5%~10%被吸收,吸收量约为
每日tmg,食物中的铁大多与有机物结合,必须变为游离铁才能被吸收,而且亚铁比高铁易
于吸收。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胃酸和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铁
吸收程度与食物种类有关,肉类食物吸收率较植物性食物高;人奶内铁较牛奶中铁易吸收;
茶叶内鞣酸等与铁形成难溶性复合物,影响吸收。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一、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等于失铁,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常见于消化道出血
如溃疡病、癌、钩虫病、痔出血等。妇女月经过多是缺铁最多见的原因。此外,阵发性睡眠性
血红蛋白尿、人工心脏瓣膜引起的机械性溶血等,均可因长期尿内失铁而致贫血。
    二、需铁量增加而摄人量不足  儿童在生长期和婴儿哺乳期需铁量增加,尤其是早产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