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呼吸系统稍事活动或情绪激动即有气急。由于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活动增加必然引起血氧含量进一步降低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反射性地刺激呼吸中枢,发生呼吸急促。
(三)循环系统轻度贫血时,循环系统变化不大。中度贫血患者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搏亢进、脉搏充实、脉压增宽、循环时间加速及心输出量增多等。肺动脉瓣或心尖区可听到中等响度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其产生原因与血循环加速、血粘度以及缺氧后心肌张力降低有关。当心脏扩大时,杂音还可因二尖瓣和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所致。当血红蛋白量低于6g/dl,约30%患者可有心电图改变,表现为低电压、ST段压低、T波平坦倒置,严重者甚至可有QT时间延长、心房颤动等。发生
心律失常,要考虑是否合并有其他心脏疾患。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3g/dl以下)或贫血进展较速的病例,可有明显的全心扩大;以后由于心肌营养障碍,无法代偿日益增加的高输出量状态,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当贫血被纠正后,上述
心脏病变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重度贫血患者,即使无充血性心力衰竭,但由于血清白蛋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肾血流量减少,引起水、钠潴留,可发生浮肿。
(四)消化系统贫血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和消化酶的分泌,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甚至腹泻。部分病人有明显舌炎。消化系统表现,除因贫血缺氧外,还与原发疾病有关。
(五)泌尿生殖系统贫血时,肾血管收缩和肾脏缺氧,可导致肾功能变化。早期有多尿,尿比重降低及
血尿素氮增多。贫血严重时可出现蛋白尿。月经失调(
闭经)和
性欲减退也颇常见。
除贫血的共同临床表现外,各种类型贫血的特殊表现,分别在各论中阐述。
实验室检查既是确立贫血的可靠方法,又是明确其类型的重要步骤。
(诊断)
贫血的诊断应包括两个方面:了解贫血的程度和类型;查明贫血的原因或原发病。贫血
的病因诊断是最重要的,明确贫血的原因是合理和有效治疗的基础。去除病因对治愈贫血、
防止复发及做好预防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在病因诊断未明确时不应乱投药物,否则会增加诊
断上的困难,反而延误病情。
贫血的诊断步骤如下:
一、询问病史 详细询问有无出血史、黑便、深色尿;妇女有无月经过多及妊娠、生育和
哺乳情况;饮食方面有无营养缺乏或偏食;有无服药及化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
慢
性病病史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二、体格检查 全面体检以衡量贫血对机体影响和寻找与病因有关征象。检查时除一
般贫血征象外,要特别注意有无黄疸、淋巴结及肝、脾肿大、骨骼压痛等。
三、实验室检查
...
(治疗)
一、病因治疗 治疗贫血首先要消除病因。有时原发病的治疗比纠正贫血更为重要(如
胃肠道癌)。只有消除了病因,贫血才能彻底治愈。在贫血原因明确之前,盲目给药大多无效,
反而会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二、补充造血要素 缺乏造血要素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等,应
积极补充造血要素如铁剂、维生素b1,或叶酸等,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但应严格掌握指征,避
免滥用药物。这些药物尽可能单独使用,借以观察疗效,有助诊断。凡肯定诊断者,则必须给
足剂量和疗程,防止复发。
三、刺激红细胞生成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肾性贫血可给予刺激红细胞生成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