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米巴瘤(amoeboma) 可发生在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发生在盲肠的阿米巴瘤常可引起急性肠套叠。
(五)合并症
常由急性肠阿米巴病治疗不彻底而引起,临床上常呈间歇性发作,间歇期常无任何症状,但在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等诱因下引起发作。发作时患者每天腹泻3~5次,呈黄色糊状便,带有少量黏液和血液,也可为脓血便,有时也可腹泻与
便秘交替发生。病程可持续数月或更长。
(四)慢性肠阿米巴病
起病急剧,患者中毒症状明显,呈重病容,衰弱,高热可达40~C,可有剧烈腹痛、腹泻,次数在每天15次以上,为脓血便,镜检易找到滋养体。此型多见于儿童、孕妇、营养不良者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此型患者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的危险性较大,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常死于毒血症。
(三)暴发性肠阿米巴病
起病缓慢,临床症状有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每日大便数次至10次左右,量多。若病变发生在盲肠部位,则呈单纯性腹泻,在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此时为非痢疾性阿米巴
结肠炎。如病变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则痢疾症状较明显,大便呈脓血便,以血便为主,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有时呈烂肉样,常有腐败腥臭味,此时为阿米巴痢疾。全身症状不明显,常无发热,偶有间歇性发热,持续性高热常提示合并细菌性感染。
(二)急性肠阿米巴病
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但其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包囊。带囊者可保持无症状多年,但在任何时候均可发展为侵袭性阿米巴病。
(一)无症状性阿米巴病或带囊者状态
肠阿米巴病在临床上可分为:
本病的潜伏期为4天至数月不等,一般为7~14天。
【临床表现】
肠阿米巴病的病原体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其生活史有3期,即滋养体(致病期)、包囊前期(过渡期)及包囊(传播期)。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在人体结肠内,在环境适宜时滋养体侵入肠黏膜,破坏肠壁组织,引起烧瓶样溃疡,病变主要在回盲部及升结肠,但也可发生在乙状结肠及直肠。滋养体也能在不利的环境下转变为包囊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而成为本病的传染来源。本病在我国十分常见,尤其是农村。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即人们因食人污染感染性包囊的食物或饮水而受感染。
【概述】
一、肠嗣米巴病
阿米巴病(amoebiasis)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引起的全身性疾病。阿米巴病有两种,即肠阿米巴病(intestinal amoebiasis)及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后者包括肝阿米巴病、阿米巴肺脓肿、阿米巴脑脓肿、皮肤阿米巴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