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壮医这种外治祛毒法,根据的是人体内外相通的道理,但我们在分析多数情况下用外治法获效的原因时,壮族人民所处社会环境特殊性的一面是应考虑的。居住分散,人与人的交往不多,虽不能用"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或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来形容,但他们生活比较朴素,思想比较单纯,确是事实。因而内伤杂病,尤其是七情所致的精神方面异常的疾病较少,这也可能是导致壮医重祛毒、重外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防治结合,有病早治
壮医在防病方面有独特的方法。壮族地区山高林密,多雨酷热,山村的早晨,往往瘴气雾露迷蒙,如外出赶路,要口含生姜以散寒辟秽;野外耕作,为防暴雨淋湿后伤风感冒,则取姜葱汤沐浴,姜糖汤热服,以驱寒湿;溽暑天月,高温多雨,湿热交蒸,山溪峒水,流人扛河,大气污染,水源混浊,饮用之水,必先用白矾沉淀过滤,并多吃生大蒜头,以防虫毒在肠胃孳生;当疠疫流行之时,走村串寨回家,常用草药汤洗澡,以避秽解毒;年老力衰者,常用避秽解毒或舒筋活络之品垫席而睡;正在发育的儿童,则于胸腹佩带芳香解毒之品。
对疾病的治疗,壮医主张迟治不如早治,方法或刮或挑,或熏或洗,或外治内服并用。病情较轻,多用刮法或挑法;病情复杂而重的,多是内服药和外治并用,例如头晕、头痛、胸脘闷胀,多用挑法和刮法,使龙路通,毒气尽;咽喉红肿疼痛而发热者,常用金果榄、玉叶金花、火炭母煎水内服,同时,还在四肢(趾)末端放血,使其热毒有去路;发冷发热有定时,泛恶欲呕者,既用鲜黄荆叶煎水熏洗,又内服黄皮树叶汤,促使毒随汗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防病、治病方法,不仅专业的壮医能掌握,甚至一般群众也或多或少能掌握其中一二种,所以在壮族聚居的地方,不论病倒在田头或病倒在山脚,随时都能得到简便的治疗。这种群防群治的经验,尽管有些是粗糙的,但它却是壮族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只要加以整理提高,仍然是有其实用意义的。
三、用药简便,贵在功专
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药源丰富。据初步调查,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共1 000多种,其中大部分生产在壮族居住地。壮医的用药,很讲究简、便,注意选用作用大、功效快的药品,一般常用1-3味,最多也不超过5味,以防药多而杂,反而影响疗效。例如桂西山区有位壮医,擅长治疗急性乳腺炎,他常用的两味草药,在屋前寨边都可以找到。当病人乳房红肿疼痛,烧灼难忍,发热恶寒之时,即取适量鲜芭蕉根捣烂加温外敷患处,约一时许,乳房疼痛即消失,继在背部心俞穴、肝俞穴针挑出血,第二天换用鲜马鞭草捣烂加温外敷患处,一般治疗2-4天则肿痛完全消失。在右江盆地有位女壮医,善治妇科疾病,她对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常用黑豆与鲜嫩的益母草(酌加油盐)作饮食疗法。她认为黑豆能补肾而暖子宫,鲜嫩益母草能补血活血,有利血液的生机。此种事例,在壮族地区的村村寨寨都可以找到,实在不胜枚举。
四、扶正补虚,配用血肉之品
在壮族地区丰富的药物资源中,有蛤蚧、黄精、首乌、土当归、土党参等补养药物,壮医多用之与血肉有情之品配伍,治疗气血两虚、正气不足之体.例如宫寒不孕,常配用羊肉、麻雀肉作饮食疗法;肾虚腰痛,则用猪筒骨或牛筒骨,配藤杜仲、千年健熬汤;肢节胀痛,经久不愈,每逢气交之变则加剧者,多吃各种蛇肉汤或穿山甲肉汤,既能扶助正气,又能祛风通络;干咳无痰,用猪肺或老母鸭肉、鹧鸪肉煮莲藕吃,取其甘润以清养肺脏。不仅虚证如此,有时虚淤夹杂之体,也配用血肉之品。例如脾虚不能统血而出现肌肤紫斑者,除用土党参、土黄芪、苏木益气化淤之外,常配服牛肉粥,以加强其扶正之力。
第七节 对壮族保健的巨大贡献
一、火的使用
在柳州白莲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烧骨、烧石、烧炭的遗迹,说明壮族先民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使用了火。火的使用对人类的卫生保健非常重要:①火可以御寒、防兽。瓯骆地区雨水多而潮湿,由于居住条件的恶劣,人们易患各种与之有关的病证,火的使用可以预防或治疗这些病证。②火的使用改变了壮族先民茹毛饮血的生食习惯。从生食过渡到熟食,缩短了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同时火对食物起到一定程度的灭菌杀虫作用,减少胃肠疾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扩大食物的范围,促进壮族先民大脑的发育和身体健康。③火的使用为热熨法、灸治法等提供了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