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医 > 正文

壮族社会历史及其与壮医药的关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一、对瘴气的预防

(一)佩挂药驱瘴法

每年炎热的雨季来临之际(多在端午节),壮民各家各户均将自采的草药或上年采集的草根香药扎成药把挂于门旁,或置放房中,以避秽驱瘴。常用的药有:菖蒲叶、佩兰叶、艾叶、青蒿叶等。家中若有未成年的孩童,则令其佩挂各种香药制成的药囊,意在扶正驱瘴。常用的药有:檀香、苍术木香等。在瘴疠流行季节,村寨无论男女老幼,都佩带药囊,以避邪防瘴,预防或减少瘴疫的发生。这些防瘴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二)服药防瘴法

常吃黄瓜、辣椒、蚺蛇、盐麸子、山柰、姜黄、蒟酱叶等,可以预防瘴气的发生。嚼槟榔也可预防瘴气。如《三江县志》载:"瘴气,遭之急伏地,或嚼槟

榔,或含土,庶几可免,否则立病如咳疟......"

(三)隔离更衣防瘴法

为了防止瘴气的传染、扩散,自古以来壮族就有隔离更衣的传统。壮族聚居点于瘴疫流行时,邻村之间暂不交往,各户谢绝串门,寓群体隔离之意。若有人从远处归来,常止于村舍外,待家人提篮装衣迎之,嘱其换下衣物,并将换下的衣物蒸煮,以祛疫疠恶气,防止瘴气流染。

二、瘟痧疫疠的预防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曰:"南方生热。"以"发热"为主症的瘟痧之证在壮族地区是常见之病,有时"瘟疫大行","有红头青蝇千百为群,凡入人家,必有患瘟而死之者。"(《温疫汇编》)因此,预防瘟痧,除了服药、隔离更衣外,壮民还意识到要大力灭蚊蝇,并疏通沟渠,毋使污积,杜绝蚊蝇滋生之源,防止瘟疫发生。

三、赶药市预防法

壮族地区境内山多林密,百草丛生,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壮乡各村寨的乡民都去赶药市,将自采的各种药材运到圩镇药市出售,或去买药、看药、、闻药。壮乡民俗认为,五月初五的草药根肥叶茂,药力宏大,疗效最好,这天去药市,饱吸百药之气,就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一年之中能少生病或不生病。久而久之,赶药市成了壮乡民俗,每到五月初五这天,即使无药出售的壮民,都扶老携幼地赶往药市去吸百药之气,这种群防群治的良好风俗,至今仍被壮乡保留。

四、健身防病

根据宁明花山崖壁画及壮乡铜鼓上的舞蹈造型、气功图谱及沿袭至今的在农闲、节日开展的一些传统健身活动,如抛绣球、龙舟竞赛、赛高跷、板凳龙、舞狮、拾天灯等,可以得知壮乡人民喜爱体育运动,喜欢歌舞,这与壮民十分强调"未病先防"的预防保健观念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说明壮民早已意识到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五、"干栏"建筑的防病意识

壮族聚居区地处潮湿,易患风湿之证;山林密茂,气温较高,易得痧瘴;野兽出没,易受袭击饬害。为了预防疾病,避免野兽伤害,原始社会晚期壮民们就发明"干栏"建筑,这种房屋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贮放农具等器物及圈养牛、猪等,居住面距地面若干米。这种建筑不仅通风、采光、照明功能良好,而且还可有效地防避瘴气,抵御野兽蛇虫袭击,减少风湿病的发生,在岭南地区极具适用性,因此这种建筑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壮族先民预防疾病的创举。

第九节 壮乡药市的形成及作用

在桂西壮族聚居的靖西县,流传着-种很有特色的药市习俗。壮族聚居的广西忻城县、贵港市等地,据说也有药市,但其规模则未能与靖西药市相比。

壮乡药市到底起源于何时,现尚未发现比较明确的文献记载。考之《四民月令》、《风俗通》、《荆楚岁时记》等民俗书,亦仅有端午节折艾、挂蒲、饮雄黄酒之兴起,而未述及药市。笔者十多年前曾访问了靖西县城郊区奎光村76岁的老壮医农国学以及该县史志办公室的有关人员,均一致认为,药市的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证据是:农国学的师傅,已故名老壮医陆瑞卿等老一辈人,儿时已亲眼见到药市的盛况,从药市形成之初到出现盛况,其间应经过较长的时间,所以说靖西的壮乡药市,其历史当在百年以上。1899年归顺(即今靖西县)知州颜嗣徽撰修的《归顺直隶州志》虽无药市的记载,但并不是当时药市尚未形成,而是作者对这种壮医药风俗不以为然,未予收录。曾学连曾在1983年6月5日的《南宁晚报》上,以"端午药市"为题,指出靖西药市始于明末清初。当地民间传说,药市是古时候这里一位被人称为"爷奇"的医术高明的老壮医,带领壮族民群,大量采集各种民间草药,跟一个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喷射毒气,散布瘟疾,危害人间的妖怪"都宜"(壮语,即千年蛇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后逐渐形成的。传说当然不能作为确证,但它至少能说明药市形成的年代相当久远,说明壮族群众有利用草药同疾病作斗争的传统和习惯。壮乡男女老少通过逛药市,使壮医药知识得以交流和传播,这不但是一种有关医药的良好民俗,也是壮族医药史上的重要篇章。至于靖西药市为什么比其他壮乡药市更具规模,更丰富多彩,是与该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盛产田七、蛤蚧等名贵药材以及县城新靖镇作为边陲重镇,是各种土特产品的集散地等因素有关。

上一篇:壮医药膳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