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妇科 > 正文

带下病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0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蒲公英15克 金银花15克 野菊花10克紫花地丁15克 天葵子10克 白花蛇舌草15克鸭跖草30克。
    加减:挟瘀腹痛者,加桃仁10克、生苡仁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2克;热甚伤津者,加生地15克、赤芍12克、麦冬IZ克。
    3.脾虚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炒党参10克 炒白术10克 淮山药12克白扁豆15克 茯苓12克 炙甘草3克 木香6克莲子肉10克 茁仁15克 砂仁3克(后下)。
    加减:腰酸腰痛者,加杜仲 10克、川断 10克、桑寄生10克;下肢肿者,加猪苓12克、车前子15克(包煎);阴痒者,加蛇床子12克、花椒6克。
    4.肾阳虚治法:温补肾阳,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加减。
    鹿角霜10克(包煎)茧丝子10克 潼蒺藜10克 黄芪10克 桑嫖蛸12克 制附块5克(先煎)杜仲10克 补骨脂10克 赤石脂12克(先煎)煅龙牡各15克(先煎)。
    5.肾阴虚治法: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12克 丹皮10克 泽泻10克 山药12克 地骨皮15克 茯苓10克 麦冬10克。
    加减:腰膝酸软者,加川断 12克、怀牛膝 10克;
头昏目眩者,加枸杞子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0克;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12克、夜交藤30克。

    【中成药】
    1.乌鸡白凤丸 每日1~2次,每次1丸,吞服。适用于脾肾虚弱者。
    2.威喜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适用于肾虚者。
    3.白带片 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适用于脾虚者。
    4.愈带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适用于湿热黄带。
    5.龙胆草片 每日3次,每次3~4克,吞服。
    适用于肝经湿热带下黄绿者。
    6.七味新消丸 每日3次,每次2克,吞服。适用于热毒挟瘀带下黄赤或五色相杂者。

    【简便方】
    1.白果10粒,捣碎冲豆浆,晨服。或白果炒熟,每日服20粒。适用于脾虚夹湿之白带。

    2.棉花梗60克、红枣10枚,煎服。用于脾气虚弱之带下。

    3.红鸡冠花30克,煎汤分2次服。适用于赤带。

    4.丹皮10克、赤芍10克、红枣10枚,煎服。适用于带下赤白者。

    【其它疗法】
    1.脾俞、带脉、肾俞、足三里、八篌(补法);带脉、足三里、气海、脾俞(补法或灸法)。适用于脾虚夹湿及肾气不足者。
    2.三阴交、血海(泻法),留针20分钟;灸百会,每日1次,每次3壮。用于气虚不固者。
    3.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白环俞(泻法)。用于湿热或实热挟瘀者。

    【注意事项】
    1.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异常,并伴随症状者,都属带下病范畴,并见于生殖系统炎症和妇科肿瘤。
根据带下的异常颜色及其特有症状,又有白带、黄带、赤带、青带、黑带、五色带之分。白带如色白无臭味,量不多,不伴症状者,属正常生理现象。白带量多或有臭味,并伴不适症状者则为带下病,可因外感湿邪,或牌失健运、肾气不固、带脉失约所致,可予清化湿热、健脾化湿或益肾固涩止带之法治疗。
    2.黄带带下色黄如脓,黏腻秽臭,多见于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急性盆腔炎等。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湿止带。对于素体阴虚或湿热偏盛者,忌服辛苦酸辣之品,以免热灼阴液,导致阴虚火旺。

上一篇:产后发热
下一篇:痛经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