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挥发油约含O.12%,油中成分有B一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入脾、肺经。
[功用]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用于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脾虚食少,倦怠无力,脘腹虚胀,久泻
脱肛,肺虚气喘,津伤口渴,消渴及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精神恍偬等一切劳伤虚损之症。
[处方名] 生晒参 红参 糖参 边条红参 红参须 白参须 野山参 别直参
[用法、用量]5-10克,文火另熬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2克,日服2—3次。如挽救虚脱,当用大量(15-30克)煎汁分次灌服。
[保贮] 装入密封箱中,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霉、防虫蛀、防返糖。为此,可在密封箱中衬垫白纸或棉花,加适量石灰、硅胶或炒火花,并喷洒75%酒精或50度的白酒。必须勤查看,如发现开始虫蛀或吸潮,可用小火焙烘,或用白纸盖上放在日光下晒(中午不宜曝晒),晒后待凉收入箱、缸内贮藏。若糖参发黄可用硫磺熏。
[注意] 1.加工切片时不宜水浸 2.不宜与
冰片、樟脑、阿魏等挥发及臭味药物混放在一个容器内。
3,阴虚阳亢及实邪热盛者忌用;反黎芦,畏五灵脂。
4.服用人参时,不可同时服食萝卜、茶叶,以免降低药效。
按: 1.朝鲜人参,别名“高丽参”。其原植物与国产人参相同,惟加工方法稍异。商品分红参、白参两种:
红参:又名“别直参”。常由数根人参压制成方柱形,长6-1Ocm,直径1-2cm。顶端较平宽,上端连接着两叉状的双蹄芦头或单芦头,芦头粗大,每一芦碗中间皆凹陷,边缘整齐。参体有明显的纵棱,支根多弯曲交叉。表面红棕色,上部显黄色,不透明,下部微透明。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光亮,有菊花纹。
白参:体呈圆柱形,短而粗,略有分支,无须根,芦头与国产园参相似,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质松,断面有圆心。味甘微酸。
2.人参因加工方法及产地不同,功用有异,故不宜用人参这个笼统的药名作为临症处方名。一般认为,野山参阴阳俱补,功效最佳;别直参性偏温烈,振阳之力较大;生晒参长于养阴益气,气阴两伤尤宜;国产红参、边条参同别直参相似而力较和缓;糖参及朝鲜白参性最平和,适用于脾胃吸收功能差者;各种参须功似同类而力薄。
3,常见的人参伪品有:
(1)
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陆P.a-mericana L.的根。多除去栓皮经加工后伪充红参或别直参,主根圆柱形,下端有3-5条支根,外表棕红,半透明状。但无芦头或作人参芦头插入,体表无环纹,断面有数轮同心环,味淡麻舌。商伤根为峻泻药,切忌误用。
(2)豆科植物野豇豆Vigna vexillata (L)Benth.的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少有分枝,略扁曲,无芦头,表面未去栓皮者为黄棕色,有横向皮孔样疤痕,除去栓皮经加工蒸煮者则呈灰棕色微透明状,体周有明显纵皱及极细的纤维状棉花,无横纹,断面略见纤维性,有淀粉,经蒸煮的呈角质样,具白色筋脉点,中央偶见裂隙,有豆腥气,味淡。
(3)茄科植物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根。常将根除去粗皮,与
甘草、冰糖等共煮制后晒干,伪充红参。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顶端常有1-10cm的根茎,其上有类圆形茎痕及疣状突起。未去栓皮者呈棕褐色,有横长皮孔及横纹,断面类白色,已去栓皮并经加工后的华山参表面呈黄棕色,半透明状,具点状须根痕,并隐约可见内部纵走的筋脉,断面角质样。气臭特殊,味先甘后苦,有麻舌感。本品含阿托晶类生物碱,有毒性,曾有误食而中毒者,故尤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