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银柴胡与柴胡品种不同,性味甘、微寒,无升散之力,有清虚热凉血作用,用之治肺痨之潮热,阴血不足之低热,以及小儿疳积之脾热病。
(五)升麻《本经》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升麻的根茎。
处方用名:升麻,绿升麻(透诊解毒)、炙升麻(蜜炙升阳举陷)。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甘、辛、微寒。
归经: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降。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常与葛根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2.阳明胃热所致之头痛、牙痛、口舌生疮,常配石膏、黄连,如清胃散。
3.脾虚气陷之气短乏力、久泻、内脏下垂,常与柴胡、黄芪、党参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4.热病高热,身发斑疹(热毒发斑),合银花、连翘、赤芍、紫草等。
用量:3-10克。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麻诊已透及喘满气逆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1.升麻含苦味素及微量生物碱、鞣酸及水杨酸、阿魏酸等。
2.药理研究:
(1)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抗惊、抑制心肌和减慢心率作用。
(2)升麻可用于伤寒、回归热、流行性感冒、鼠疫、丹毒、喉炎、扁桃体炎及皮肤病。
(3)茛菪中毒可用升麻多煎频服。
(4)升麻含苦味素,过量能使肌肉松驰、头晕目眩、呕吐、头痛等。
(六)葛根《本经》
为豆科多年生藤本落叶植物葛的干燥根。
处方用名:葛根、干葛根、粉葛根、煨葛根。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甘、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解表透疹,生津止渴,治痢止泻。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伴有项背强者。热重配柴胡、黄芩、如葛根解肌汤,寒重者配麻黄、桂枝。
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常配升麻,如升麻葛根汤。
3.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证。单用或配天花粉、麦冬均能取效。
4.用于热痢,常与黄连、黄芩同用;用于脾虚泄泻,常用煨葛根合党参、白术、茯苓等。
用量:3-15克。
参考资料:
1.葛根30克,水煎服,可治落枕。
2.本品含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
3.药理研究:
(1)葛根浸液有明显解热作用。
(2)黄酮甙对脑血管及外周血管均有扩张作用,临床使用对改善高血压病人症状及突发性耳聋病人症状有效。
(3)增加冠脉血流,能拮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反应。
(4)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肠管痉挛。
(5)降血糖作用。
(6)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7)葛花:能解酒毒。
(七)蝉蜕《别录》
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脱壳。
处方用名:蝉蜕、蝉退、蝉壳、虫退、净蝉衣。
别名:蝉衣、知了皮、金皮儿。
药用部分:脱落之皮壳。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骨清热,宣肺透疹,解痉退翳。
主治与作用:1.风热感冒伴咽喉痛、咳嗽音哑尤为适宜。常配连翘、薄荷、山豆根、玉蝴蝶。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抓痒。常合用葛根、升麻、连翘等。
3.解痉风。小儿急慢惊风和破伤风之抽搐。合用白芍、全蝎、僵蚕、防风等。
4.风热目赤及翳障,合木贼、菊花等。
用量:3-9克。治疗破伤风用量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