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药知识 > 中药基础 > 正文

解表药和方剂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0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3.尚能健胃助消化,并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用量:3-9克。

  附:

  生姜汁:辛微温,有化痰止咳之效,用于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证。

  生姜皮: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用于小便不利之水肿,常合冬瓜皮、桑白皮。

  煨姜:辛温,能温中止呕止泻。

  参考资料:

  1.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树脂、天门冬素及姜辣、六氢姜黄素。

  2.药理研究:

  (1)挥发油能促进血液循环,并能发汗。

  (2)反射性地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

  (3)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4)六氢姜黄素有利胆作用。

  二)辛凉解表药(疏散风热药)

  本类药物多性凉味辛、辛能发散,凉能解热,故用风热外感之表证。本类药物多具有抗菌、抗病毒、退热和镇痛作用,其发汗作用多数不明显。

  (一)薄荷《唐本草》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茎叶。

  别名:人仁草、薄荷草、眼药草。

  处方用名:薄茶、薄荷叶、苏薄荷、薄荷梗。

  药用部分:茎叶。

  性味:辛、凉。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发疹毒。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有表热证者。多与其它辛凉解表药及清热解毒药合用。如银翘散。

  2.用于风热上攻头目之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常配菊花、荆芥、桔梗。

  3.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透及风疹瘙痒等。常伍用蝉蜕、葛根、浮萍。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本品挥发性强,不宜久煎,后下;表自汗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1.本品辛散芳香,除散内热,透疹外,还能疏肝、醒脾,故可治疗肝郁不舒,如逍遥丸。

  2.本品含薄荷油,其中主要为薄荷酮、乙酸薄荷酯。

  3.药理研究:

  (1)小量内服,有兴奋中枢作用,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使机体散热增加,故有解热作用。

  (2)外搽用可使局部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感觉麻痹,故有止痒、止痛作用。

  (3)对人型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4)大量误用,可致中枢麻痹。

  (二)桑叶《本经》

  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桑树的叶。

  处方用名:桑叶、冬桑叶、霜桑叶、蜜炙桑叶。

  药用部分:叶。

  性味:甘、苦、寒。

  归经:人肺、肝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证。常与菊花、薄荷、前胡、银花、桔梗、牛蒡子等配伍,如桑菊饮。

  2.燥热伤肺、干咳无痰。合石膏、麦冬、天花粉以清燥润肺止咳。

  3.目赤肿痛、羞明眵多。合菊花、石决明、车前子。

  4.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合女贞子、枸杞子以滋补肝肾。

  5.肝阳上亢,眩晕。合菊花、黄芩。

  用量:3-15克。

  参考:

  1.桑树的嫩枝名桑枝,能祛风热、利关节,多用于风湿痹痛;桑树的根皮名桑白皮,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喘逆和水肿证;桑树之果序称桑椹,能滋补肝肾,适用于肝阴不足之眩晕。

  2.桑叶含多种甙类(芸香甙、桑甙、槲皮甙)、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及胆碱、腺碱和维生素B、胡萝卜素。

  3.药理研究:

  (1)本品所含芸香甙能保持毛细管正常的抵抗力,减低血管通透性,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下一篇:中药和方剂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