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药材大全 > 药材研究 > 正文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二)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1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龙胆为野生品。建国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量增加。1957年,全国收购280吨,销售250多吨;1960年收购下降,供应不足;1970年购、销分别为700吨和500吨,1978年分别达到1800吨和1300吨。几十年来,地区间龙胆收购的数量发生了变化,1957年东北区龙胆收购量占全国18.5%,西南区占37%;1965年东北区占53.1%,西南区占25.5%;1978年和1983年,东北区占20%和5%,西南区占75.1%和91%。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东北龙胆生长年限长,资源减少,产区逐步向西南区转移。
    由于长期开发利用,龙服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保护野生资源,迫在眉睫,为此,各产区要实行人工抚育,封滩育草,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并开展地上部分利用和开发新资源的研究。15.白术
    白术别名于术、贡术、冬术、浙术、种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具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功能。
    白术喜凉爽的气候环境,忌高温多湿。栽培于平坝、丘陵、低山。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浙江磐安、新昌、东阳、嵊县、天台,湖南平江、溆浦,江西宜春、龙江,四川秀山、酉阳、黔江,安徽太和、界首等地。以浙江产白术为地道药材,是著名的“渐八味”之一,销全国并出口。
    白术在浙江栽培始于宋代以前,明、清以来迅速发展。据《中闰土产综览》记载,1936年,浙江、皖南年产量已达500吨左右。1957年全国收购已达5000吨左右,产大开销;6O年代调整生产,年收购量下降到2500吨,产销基本平衡;70-80年代初期,新老产区竞相发展,年平均收购量分别上升列6000-8O00吨.连续发生逾量;80年代中期上90年代初期,白术的产销又出现两次起伏,目前商品供应又显不足。
    白术适应性较强,产地多,生产潜力大,由于竞价格的影响,生产极不稳定。应根据白求的特点和现状,合理布局,适当调整商品质量差产量低的产区,协调好产销关系,加强市场预测,减少生产中的盲目性。培育良种,防治病虫害,力求提高单产和商品质量。目前白术的年收购应以7000-7500吨为宜。16.白芍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具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功能。
    白芍喜温和、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栽培或野生于平坝、丘陵或较低山地,适应性强。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宁夏都有分布。主产于安徽、浙江、四川三省。安徽亳县、涡阳等地的“亳白芍”,浙江东阳、磐安等地的“杭白芍”;四川中江、渠县等地的“川白芍”,皆为名品,蜚声国内外。
    安徽、山东、浙江的白芍栽培始于明、清以前,四川始于清代。建国后,全国白芍发展较快,1953-1957年,年平均收购量3000吨,产销基本平衡;60年代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种植面积减少,年平均收购量下降到2000吨;主产区经过多年的恢复发展,新产区扩大了种植面积,到70年代初,年收购置上升到8000吨,出现产大于销;尽管如此,因收购价格高,各地还是竞相发展,年均收购置上升到21000吨,是年销售量的3倍,造成商品的严重积压和损失;经过15年的生产调整,产销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才获得解决。
    白芍为我国历史上因盲目生产、商品积压量最大(1980年前后库存10万余吨)、库存时间最长的品种,应当引以为鉴。白芍的生产应巩固发展产量高、质量好的主产区,控制次产区生产,目前以每年8000吨左右为宜。除药用外,应研究综合利用,扩大新用途,以支持生产,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7.白芷
    白芷别名香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 f.] 或杭白芷[A.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 f.var.for-mosana(Boiss.) Sha    et Yuan]的干燥根。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功能。
    白芷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栽培于平坝、丘陵。主产于河南长葛、禹县等县的称“禹白芷”;主产于河北安国等县的称‘祁白芷’。主产于浙江杭州、永康等地的称“杭白芷”。浙江、江苏、上海、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均有栽培。主产于四川遂宁、达县等县的称“川白芷”,以上皆为名品,销全国并出口。除主产区外,各省产白芷多自产自销。
    白芷古代用野生,后经河南、浙江、四川等省发展为栽培。1957年全国收购300吨,销售400多吨;1960年收购上升到1000吨左右,销售800多吨,产销基本平衡;60年代中期,白芷生产形势很好,商品贮存中的生虫、霉变问题得到解决,调动了药农的生产积极性,年收购白芷5000多吨,销售1000多吨,发生逾量。在以后的20多年中,白芷的生产几度上下波动,产量极不稳定。比如,1970年全国收购白芷仅1000多吨,销售2500多吨,供不应求。1985年年收购量达到2万吨,为销售量的6-7倍,商品严重积压。
    白芷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繁殖快,产地广,生产不易控制。应加强市场预测和计划指导,巩固发展老产区的优质产品,稳定生产。目前,每年以收购2500-3000吨为宜。18.玄参
    玄参别名元参、黑参、浙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u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具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功能。
    玄参喜温暖湿润气候,栽培或野生于平坝、丘陵、山地。适应性较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主产浙江东阳、杭州、临海、临安、富阳、桐庐等地,称“浙玄参”,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享誉国内外。湖南(龙山)、四川(巫山、南川、秀山)、湖北(建始、巴东)等地产量亦大,销全国并出口。野生者习称“土玄参”,已少采用。
    玄参栽培始于近代。50年代,全国年收购量约1000吨。60年代,各地相继引种成功,全国年收购量为2000-3000吨,销售1000—2000吨,供过于求。70年代末期,因生产过热,1978年收购量高达5600吨。80年代初,采取大幅度调整生产,到1985年以后,产销基本平衡。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