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论现代难治病中医文献的特点与要素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临床资料的真实性是关系文献质量的生命,在难治病大样本病例资料的统计中,有些作者仅取其有效病例予以分析,把众多的无效病例均排除在外,这也是使文献失实的原因,故在难治病的文献研究中,当注意这些鱼目混珠的文章掺杂。

    2.3判断疗效的客观性

    难治病以其治疗棘手著称,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是其特征,然而临床资料又以其疗效为依据,由此报道文献偏少是必然的结果。然而作者为达到文献报道的目的,在疗效判断上做手脚,常用的笔法是以其某一症状做文章,以点盖面,冠以“治验”之标识,不免有弄虚作假之嫌,若这些文稿言明是某某种病之某一主症,坦陈于文题之中,则也是保证文献质量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难治病中,其症状繁多,且有许多都是自觉症状,缺乏客观依据,因此细究某些所谓疗效,实乃“面子疗效”,是病家“安慰”医生所陈述的,事实上并未取得效果,这也是影响文献质量的因素,故疗效应以客观依据予以判断,以反映其之真实性。从文献资料中观察,使主观症状客观化、标准化的指标,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分级符号(+)(++)(+++)反映它的轻重程度;二是以计分法对自觉症状打分,治疗后根据其好转程度减分,统计总分值作出疗效判断;三是以相应的实验室指标作为佐证,由此尽可能地使临床疗效具有可比性、可信性及精确性,既可排除面子疗效,又可避免在难治病疗效中经常出现的痊愈、显效、有效之界限不清。

    2.4归纳治验的规律性

    在较为罕见的难治病文献中,个案报道尤为突出,似难摸索其之治疗规律,近十几年来在文献研究中,采用综述文文体的特殊形式,进行了对同一病种散在各家所发表的验案类资料予以综合,叠加形成总体的“大样本”资料统计,从中初步探索并归纳其治疗规律,使后人可有所借假。如《国内1360例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就归纳了1975~1984年国内34篇中医文献,得出了“以中药灌肠治疗近期疗效显著”的结论,从此中药灌肠常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又如笔者综合的《中医药治疗尿崩症84例临床资料分析》,该文收集1957~1989年50篇文献84例的资料,发现本病的中医辨证主要分阴虚燥热型及脾肾阳虚型两证,用药涉及125味,其中首选中药依次为生地、熟地、山药、麦冬等滋肾之药,其次为清热生津、温肾缩泉之药,所涉及之药味可分别组成六味地黄丸、玉女煎、金匮肾气等方剂,为补肾药治疗尿崩症奠定了物质基础。这种临床资料类文献综述的归纳,可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中医诊治该病的规律,明显削减了个案报道中的偶然性,增加了难治病治验的可信度,也为今后之治疗发挥了启迪作用,但这种汇总尚是回顾性资料,且所集之资料是否内容篇篇精准尚存在疑问,故文献价值之科学性不如前瞻性研究的科研小结可靠,但也不失为罕见的难治病探索其治疗措施的一种方法。

    在汇总难治病验案规律性时,并非所有文献均吻合其规律性,有少数文献之内涵常常独树一帜,虽然其中不乏学术争鸣,但有些确是在普遍性中特殊性的反映,如笔者在汇总中诊治甲状腺机减退症11份资料94例的中医辨证分型中,一般资料均为脾、肾两脏之气虚或阳虚证,肾虚者占84%,脾虚者占71.3%,唯独有1份报道中有肝旺脾虚一证,肝旺显系阳亢,有悖于甲减之阳虚,参见该作者另一篇治疗慢性淋巴状腺炎由甲亢向甲减演变过程中一过性的残存症状的表现,与纯属甲减之虚证有别,故对这些有异于一般规律性之文献内涵值得深究。

    2.5证实设想的科学性

    在难治病的论著文献中,主要是作者对某一难治病之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方药诸方面的推理分析,诚然理论是指导临床实践的依据,但对难治病而言,这些理论探讨常处于纸上谈兵、图纸设计阶段,仅仅是作者的设想、推理,并不一定完全能付诸实施,所以必须经过实践之检验,或他人之旁证,才能提高其可信度及准确性,证实其设想之科学性,否则就可能是浮光掠影或昙花一现。如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在最初阶段完全是纯理论的推论,基于艾滋病之涵义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从免疫缺陷分析是为正虚,而“获得性”三字更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佐证,故都从正虚立论,采用提高免疫功能之补肾中药,初战告捷,但在临床持续使用后发现,非但不能继续改善病情况,反而使病情加重,免疫功能下降,由此可见纯虚的理论推理是欠正确的。分析其原因,考虑这些补益中药不仅扶正,同时也补益(激活)病毒,促使病情发展。基于此,在设计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方案上,立足于扶正祛邪并举,即扶正与抗病毒并重,开展了实验研究,以清热解毒的27种中药作抗HIV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其中有11种具有抑制HIV作用,进一步证实了抑制病毒尚需清热解毒之剂,非纯补益药所能为之,由实验补充了原设想中之不足。目前抗艾滋病中草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感染、抗肿瘤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三类药用植物,但在实验研究中也发现有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结果,还有待深化。由此可见,对难治病的理论探讨,还有待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不断深化,使其由设想、推理上升,升华为真理,才能体现其科学性。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