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初探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2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2编写体例

    全书共一卷,首录徐氏自序,次列《凡例》八条。正文药物收录一百种,依目次分上、中、下三品(上品63味,中品25味,下品12味)。各品级下,录载该品所收药物药名、经文;每句经文下,为徐氏注文;每味药经文后,为发凡、附论。药物收载,品级划分,录药次序,经文内容,俱依《大观本草》(按:徐氏所据《大观本草》版本不详。其所录经文与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武昌柯逢时影宋《大观本草》刻本略有出入)所载白字《本经》。其中,每味药正名、性味、主治、功效,照录经文并逐一注解,而产地、异名因古今异地、传袭失考,难定其实,一概从略。从柯氏影宋本《大观本草》的分类而言,本书所录一百种药物;石部14味、草部53味、木部12味、果部6味、虫部5味、禽部1味、兽部8味、人部1味。由于本书意在以《本经》指导临床用药,故而“但择耳目所习见不疑,而理有可测者,共得百种”(《百种录·凡例》),对于“近世医人不常用之药”、“义在隐微,一时难以推测”(《百种录·凡例》)之药,则付阙如。选药如此精当,部类如此广泛,可见徐氏用心良苦。如此既体现《本经》药物记述对临床的具体指导,又可使后世医家依据他揭示的《本经》药用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他药物的运用,在临床上获得更多的灵活性。

    3注解特色

    徐氏学验俱丰,功力淳厚,他对《本经》的注释揭示了“古圣”之立本草所以能治百病的基本机理:“凡物之生于天地间,气性何如,则入于人身,其奏效亦如之。盖人者得天地之和气以生,其气血之性,肖乎天地,故以物之偏性投之,而亦无不应也。”(《百种录·菖蒲》)他领悟《本经》用药的基本思路为:“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百种录·丹砂》)徐氏的注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经文注文,一为经文附论。注文或释字、或释词、或释句,重在解释经文本身,言简而意赅;附论或总括、或阐微、或评论,重在钩玄用药规律,语详而意丰。注文、附论的阐述特色,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医理必宗《内经》,引方俱出仲景

    徐氏治学倾向于“端本以正末,溯流以讨源”,故注文、附论中汉以后诸家著述、观点一概不引。凡涉及药物作用于人体,讲述与人体生理、病理关系时,必本《内经》。或引原文,如苦参经文:“味苦……补中。”注文:“《内经》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即此义也。”或宗大义,如薏苡仁经文:“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注文:“专除阳明之湿热。”附论:“盖凡筋急痹痛等疾,皆痿证之类(按:可参考《素问·痿论》)。《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薏苡为阳明之主药,故能己诸疾也。”凡举《本经》药用之古方,则俱出《伤寒》、《金匮》,如柴胡附论:“如小柴胡汤……故气味须轻清疏达,而后能透土而出。”葶苈附论:“故《伤寒论》中承气汤用大黄,而陷胸汤用葶苈也。”附论:“《金匮要略》方治小便闭淋,用滑石、乱。”

    ②阴阳五行说理,取象比类作论

    徐氏《百种录》突出运用了传统哲学人参天地、阴阳五行及取象比类等思维方式说理,以“探本溯源,发其所以然之义”(《百种录·序》)。如夏枯草经文:“味苦辛,寒。瘰疬,鼠瘘头疮。”注文:“火气所发。”附论:“凡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惟此草自夏而枯。盖其性禀纯阴,得少阳之气勃然兴发,一交盛阳,阴气将尽,即成熟枯槁。故凡盛阳留结之病,用此为治,亦即枯灭。”再如麦门冬经文:“主……胃络脉绝。”附论:“后人以为肺药者,盖土能生金,肺气全恃胃阴以生。”又如百合经文:“益气。”注文:“肺主气,补肺则气益矣。”附论:“此以形为治也,百合色白而多瓣,其形似肺,始秋而花,又得金气之全者,故为清补肺金之药。”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