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消渴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3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关键词:消渴 针灸 古籍 治疗特点

    摘要:本文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93种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并从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分部取穴及刺灸法的特点加以分析。

    古代消渴与现代糖尿病相关,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人容易并发各种感染,故当慎用针灸。而早在唐代,《千金要方·卷二十一》也已明确指出:“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致痈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误伤,但作针许大疮,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但《千金要方》又指出:“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佳。”可见对于本证病情较轻的患者,是可用针灸进行治疗的,且疗效“佳”。

    近年来,笔者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用针灸治疗消渴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68条,穴位71个,总计173穴次。常用穴位及其次数如下:承浆10、然谷9、太溪9、关元8、肾俞7、水沟6、金津玉液6、足三里5、照海5、隐白4、支正4、小肠俞4、意舍4、阳池4、行间4。常用经络及其次数如下:膀胱35、任29、肾27、肝11、胃10、脾10、督9。常用部位及其次数如下:足阴41、头面30、下背18、上背15、小腹13、手背9、胸脘8、腿阳8。各种针灸方法的穴次为:灸58、针10(其中泻8、补1、补泻结合1)、刺血4。对文献及其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古代针灸治疗本证有以下特点。

    循经取穴特点

    1.多取膀胱经穴:因本证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而脾胃肝肾之气输注于背俞穴,故古人治疗本证常取背俞穴,致使膀胱经被选次数达35穴次,占各经穴次之首。常用穴为肾俞、小肠俞、意舍、三焦俞、中膂俞、肺俞、胃俞、至阴等。

    2.多取任脉穴:因脾胃肝肾均在腹腔中,而任脉循行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并与腹部诸经相交会,故与脾胃肝肾联系密切;本证主要表现为口渴,而任脉有益气养阴之功能,且循行抵达口部,故古人也常取任脉穴治疗本证,统计为29穴次,占各经穴次之第二位,常用穴位为承浆、关元、气海、中脘、廉泉等。

    3.多取脾胃肝肾经穴:本证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故脾、胃、肝、肾诸经穴次也较高,其中肾经27穴次,肝经11穴次,脾经10穴次,胃经10穴次,分别占各经穴次的第三、第四及并列第五位,常用穴为然谷、太溪、照海、涌泉;行间、期门;隐白、商丘;足三里、水道、阴市。

    分部取穴特点

    1.多取足阴穴:因本证多取肝脾肾经穴,该三经属足阴经,因此足部的阴经穴次数较多,总计达41穴次,占各部穴次之首。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五》云:“太溪主治消渴病。”《百症赋》曰:“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

    2.多取口部穴:本证主要症状为口渴,故多取口部穴,总计达29穴次,致使头面部穴次占各部之第二位,如《医学纲目·卷二十一》云:“消渴:金津、玉液、承浆,不已再取海泉、人中、廉泉、肾俞、气海。”

    3.多取背部穴:由于本证多取背俞穴,故背部穴次数较高,其中下背部为18穴次,上背部为15穴次,分占各部穴次的第三、第四位。如《玉龙经·针灸歌》道:“意舍消渴诚非虚。”近代有人把第八胸椎下旁开1.5寸定为“胰俞”穴,认为是治疗糖尿病的效穴。其实早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就已记载:“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间寸灸之。”“胃脘下俞”与“胰俞”位置相当。

    4.选取腹部穴:与本证相关之脏腑均在腹腔内,故本证多取腹部穴,如《扁鹊心书·卷中》载:“一人频饮水而渴不止”,病由“凉药复损元气”所致,故“急灸关元、气海各三百壮,服四神丹。”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