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研究概述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4.撰用医籍 仲景先生撰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使用过多种古典文献,此可以从两方面得知。一者本书自序云:“撰用《素问》、《九卷》(今存《灵枢经》之古传本)、《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上述诸书,在今存《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全部内容中,均可寻见踪迹。有关该书流传原委,近人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二子部医家类考之甚详,兹不复赘。另一方面,晋人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则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按,当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宋臣林亿等据皇甫谧言进一步叙之云:“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详上文所谓《汤液》,应为《汉书·艺文志》著录之《汤液经法》一书,相传为商代伊尹所撰,当系伪托。此书久佚。有近人河北省威县中医师张光荣先生旧藏敦煌卷子梁人陶弘景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书,引用《汤液经法》方20余首,其中有10余首与仲景方基本相同。并谓“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志,后学咸尊奉之。”观乎此,足可证皇甫谧所谓“仲景论广《汤液》”之不谬也。

    据上述诸端,足可说明,仲景著作的问世,决非偶然,自有其历史的根源及学术发展的成就,加之仲景先生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努力,使岐黄之道,前有所继,后有所承,源流不断,古今永辉。

    学术贡献

    仲景先生之所以被后世誉为医中之圣,《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亦被后学奉为医学经典,是在于仲景先生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概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临床医学文献的奠基之作 在仲景著作之前,就今日所知古代医学文献,虽有不少论述病证及方药者,如《素问》、《灵枢》论病诸篇,出土医学文献如长沙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及《武威汉代医简》等,但均不足以称为较系统、较完整的临床医学文献。而今存《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就科别而言,已有外感病(伤寒)一大类,各科杂病一大类。在各科杂病类中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虽有详略不等,但已基本上具有科别之雏形,尤以内、妇两科,更趋完善。就其内容而论,各科均以病名或证名为题,记述其病因、病机、病形、诊法、治则、方药等,虽有繁简之别,但已具有临床诊疗学之主要内容。特别是以病名与证名并列为题名的构架,和以辨其病、脉、形、证而治之法,体现了中医临床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后世医家临床文献,大都遵而行之,良有以也。

    2.继承发展中医学术 据今《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全部内容来看,它不仅继承了此前医学典籍的理论与经验,而且通过临床验证,又对传统医学理论有所发展。如《伤寒论》之“三阴三阳”学说,乃是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与脏腑、经络相结合的基础上,又与伤寒病演变过程中的病候相结合,使“三阴三阳”学说,既有脏腑、经络的生理基础,又有伤寒病变的病理基础,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三阴三阳”学说的内容。又如《伤寒论》三阴三阳病理演变问题,《伤寒论》中,既沿袭了《素问·热论》热病传变程序,提出了“传经”、“再经”及“过经”等新的概念,又在具体条文中论述了伤寒病传变的实际情况,如诸多病变日数的不确定性描述,即属乎此。从而说明仲景先生对伤寒、热病的病程演变,既认定其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与规律性,但绝非病程演变的固定模式。此正是仲景先生于继承中加以发展之高明所在。

    3.具载一批有重大学术价值之经典医方 中医药学的发展,以尝药辨性味到配伍为方剂,应当说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就以现有文献及文物可知,早期医方,从《黄帝内经》中记载的若干医方及《五十二病方》来看,仍以多种药组合的无名方为主,此类医方,亦或是西汉以前的产物。从大量无名经验方过渡到有名方,应当是方剂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