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治疗100例,总有效率达96%[19]。
穴位微波疗法
(一)取穴
主穴:环跳、秩边、阳陵泉、殷门、委中、风市、承山、昆仑。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6穴。先以28~30号毫针刺入,使之得气。然后,将微波针灸仪的输出电极接到针柄上,调节输出功率,一般以患者感到微温为宜,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60例,痊愈23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以病程短而又疼痛剧烈者,效果为佳[20]。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环跳、秩边、肾俞、阳陵泉;2、腰俞、委中、坐骨
配穴:承山、殷门、绝骨。
坐骨穴位置:大转子与尾首尖连线中点下一寸。
(二)治法
主穴第一组施针罐法,第二组施刺络拔罐法,可固定用一组,亦可交替选用。第一组宜先针主穴,得气后施以热补手法,继针配穴,用乎补平泻手法。再在主穴上分别插上艾段点燃,在针身周围垫一直径约5厘米的圆形硬纸片,以防艾灰跌落汤伤皮肤。艾条燃尽后,将艾灰及硬纸片撤去。针柄上加一95%酒精棉球,以架火法点燃后拔罐,或者用抽吸法吸拔。可根据部位,选择不同型号罐具。吸拔时间为15~20分钟,以局部呈现暗红色瘀斑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第二组穴,每次选3~4穴,首先寻找穴位周围之浅表静脉,以三棱针缓慢地斜刺入静脉中即出针,如静脉不显露者,可直接点刺穴位。然后,迅即在点刺部拔罐,留罐5~15分钟,一般以出血自止为度。去罐后可酌情加敷白芨粉以防感染。隔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第一组穴共治314例,结果临床痊愈166例,显效91例,有效4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7.5%(21,22)。以第二组穴共治100例,结果临床治愈7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其总有效率为95%[23]。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31。
[2]孟宪坤。微波针灸仪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中国针灸 1983;3(5):11。
[3]戚丽宜,等。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及其镇痛机理的探讨。中国针灸 1984;4(5):7。
[4]毕福高,等。针剌环中上穴治疗坐骨神经痛161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医研究 1988;1(1):28。
[5]袁清顺,等。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270例。河南中医 1989;10(9):417。
[6]蒋幼光,等。针刺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10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1983;24(10):55。
[7]吴旭初。针刺及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118例报告。新医药学杂志 1987;(10):37。
[8]白秀荣。电针加灸治疗坐骨神经痛8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2;2(2):48。
[9]高玄根。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108例观察。江西中医药 1982;(2):57。
[10]吴元培。针刺坐骨神经干和穴位治疗坐骨神经痛164例。中国针灸 1985;5(3):13。
[11]廖小七。浅剌电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92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7;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