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3组。 1、鱼腰;2、内关;3、迎香。
鱼腰穴位置: 眉的中心。
(二)治法
病人静卧,接心电监护仪。上述三组穴位任选一组,均取双侧。迎香穴用2寸针向外下沿鼻唇沟斜刺1.5寸,提插捻转数次,以后每隔2分钟提插捻转数次;内关穴快速进针,给予中、强度刺激。上述2组留针20分钟。鱼腰穴用1.5寸针平刺入皮下0.5寸,得气后留针3分钟,中间行针1次,呈中度刺激。如无效改用药物治疗。
(三)疗效评价
本方法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速)共102例,显效52例,好转28例,无效22例[7~9]。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内关、间使、郄门、三阴交。
配穴:足三里、心俞、膻中、肾俞。
(二)治法
主穴交替选用,每次二穴,效果不显加取配穴。进针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每分钟120次,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通电15~30分钟。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共观察60例,总有效率71.7%[1]。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77~278。
[2]高镇五,等。针灸治疗心律失常16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83;3(6):7。
[3]吴帼如,等。针刺治疗心律失常52例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1982;(创刊号):29。
[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等。针刺治疗心律失常。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1979:38,北京。
[5]陈巩荪,等。《耳针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56。
[6]渠敬文。耳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中医杂志 1989;30(12):6。
[7]王新,等。针刺鱼腰穴控制室上性阵速。河南中医 1991;11(6):36。
[8]顾国龙。针刺内关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体会。山西中医 1996;12(1):29。
[9]马玉琛,等。针刺迎香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8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96;16(5):21。
[10]李淑萍。耳穴贴压治疗心动过速34例。上海针灸杂志 1991;10(2):5。
[11]管遵信。耳针治疗心律失常 。中国针灸 1997;17[10]:618。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