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骨折系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地或完全地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针灸主要用于闭合性骨折。
尽管中医学对骨折早有认识,如甲骨文已有“疾骨”、“疾胫”等病名。但关于针灸治疗骨折,在古医籍中未见记载。现代有关临床报道,首见于六十年代[1]。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起,针灸已较广泛地应用于骨折及其相关病症的治疗,诸如矫治骨折后的外翻畸形、骨折手术时的针刺麻醉以及治疗脊髓折所至的截瘫等。实践证明,针灸不仅可以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对股骨颈骨折相体骨折等也有较好的效果。穴位刺激方法上,除传统针灸外,尚有电针、拔罐以及激光穴位照射等。当然,针灸仅是中西医治疗骨折中的一个方面,一般要求在整复及固定之后才能进行针灸。
【治疗】
电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肱骨:肩髃、曲池;尺挠骨:曲池、合谷;股骨:血海、髀关;胫腓骨:足三里、解溪。
配穴: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骨折中心,即断端之间(下同)。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阿是穴及交替选用骨折上下端穴位之一,配穴,交替用健侧之二穴(每次各取一上肢穴和一下肢穴)。得气后,接通直流电针仪。局部穴位;骨折中心即阿是穴接负极,余穴接正极;全身配穴:上肢接正极,下肢接负极。电流量20~40微安,或以病人有针感,肌肉明显收缩为度,连续波,频率2~3次/秒。每次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80例,其中新鲜骨折者54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较国内公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时间缩短15~22天;陈旧性骨折及迟缓愈合组26例,其压痛消失,纵向叩击痛及假关节消失,骨痂出现、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提前[1~3]。
激光穴位照射
(一)取穴
主穴:颈椎骨折:大椎,胸椎骨折:神道、至阳;腰椎骨折:肾俞;骶椎骨折:长强。
配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按症情而选,酌加阿是穴。以低功率氦一氖激光仪,每穴照射10分钟,每次共照射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1天。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治疗椎体骨折,共治29例,经3~20次治疗(平均12次),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4]。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局部肿胀处。
(二)治法
以消毒三棱针直刺血肿处达骨膜下为度;骨折日久者,刺血后加拔火罐,待瘀血流出后再行手法整复,局部用夹板固定。
(三)疗效评价
本法用于关节附近骨折,共治24例,结果消肿迅速、愈合良好者20例,血肿未消2例,关节伸屈活动受限2例,总有效率为83.3%[5]。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肘内翻:少海、小海、天井;肘外翻:肘Liao、曲池、尺泽。
(二)治法
据症取主穴,以28号针直刺或斜刺深达骨骺或骺板,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效欠佳者,可连接电针仪,用连续波,疏波,3~5次/秒,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可配合推拿,内翻者于针刺前在内髁前以指点、按、揉、挤、掐 2~3分钟,并一手托住患肘,另一手握住前臂,在肘关节伸直旋后位,按内翻相反方向椎按外展2~3次;外翻则按揉外髁,使时关节内收2~3次。每日治疗1次,60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