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法
上穴均取。穴区局部消毒和麻醉后,以引入0~2号羊肠线的三角缝合针自神道穿入,透至灵台穿出;再自悬枢穿入,透至命门穿出。两头针眼处剪断,使其埋入皮下,注意线头不可露出皮表。敷以纱布,胶布固定。15~20日埋线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一般2~8日后尿蛋白可消除,15日可转阴[6]。
穴位冷冻
(一)取穴
主穴;肾俞、京骨。
(二)治法
每次此二穴均取用,只针一侧,交替轮用。以半导体冷冻针灸仪针刺,针体温度保持在0~15℃,留针1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观察
共观察30例,通过二个疗程治疗,发现对浮肿、腰痛、血压及发烧等四项症状,均有较为满意的疗效[3]。但本法所用之冷冻针灸仪,尚在试用阶段,还难以推广。我们以温针法(每次用艾炷2厘米插于针柄之上,点燃,留针20分钟),取同样穴位,治疗慢性肾炎,亦有一定效果。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水分、足三里、三阴交、复溜。
配穴:阴陵泉、肓门、志室。
(二)治法
主穴为主,开始治疗时配穴均取,待症状改善后可酌加。穴位常规消毒,用1.5寸毫针针刺,足三里、肓门、志室施以烧山火手法,三阴交、复溜施以徐疾提插补法,阴陵泉、水分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诸穴留针4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54例,完全缓解10例,基本缓解25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7%[8]。
【主要参考文献】
[1]庞中彦。用针灸配合一般对症疗法治疗急性及慢性肾炎的病例报道。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5;(12):25。
[2]代田文志(胡武光译)。慢性肾炎之针灸治疗。江西中医药 1956;(11):32。
[3]侯升魁。冷冻针灸治疗慢性肾炎30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0;(5):31。
[4]余青萍。针灸治疗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针灸论文摘要选编(中国针灸学会),1980:73,北京。
[5]奚永江,等。针灸治疗15例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1982;(4):14。
[6]芦安,等。督脉埋线治慢性肾炎蛋白尿。新中医 1989;(11):32。
[7]王樟连,等。穴位注射治疗肾小球肾炎52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97;17(7):441。
[8]张智龙。针刺治疗慢性肾炎54例临床观察。天津中医 1996;13(2):13。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