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3)Nei征:嘱咐患者站立,轻瘫侧肢体膝关节屈曲。
(4)Barre征:嘱咐患者将双手平伸,并闭眼,保持此姿势几分钟,轻瘫侧上肢首先下降;患者俯卧,双小腿抬高45”,并保持此位置,瘫痪侧肢体首先下降。
2、偏瘫 指一侧上下肢的瘫痪和同侧脑神经的瘫痪,由于锥体柬在此最集中,此处病变易使一侧锥体束全部受损而引起对侧比较完全的偏瘫,同时还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以内囊区脑血管病最常见。
3、交叉瘫 脑干不同平面的损害可引起不同的交叉性瘫痪,即同侧本平面的下神经元瘫痪及对侧病灶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脑神经和躯体神经)。因病变既累及本侧本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又可累及对侧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
4、四肢瘫痪 病变的脊髓在颈膨大以上引起四肢瘫痪。格林一巴利综合征亦可出现四肢瘫痪。
5、截瘫 指两下肢瘫痪,常见于脊髓病变在胸髓时引起受损平面以下两下肢痉挛性瘫痪。
6、周围性瘫痪 病变位于前角,引起迟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常伴有肌束颤动。病变位于前根,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因后根亦常同时受累而常伴很痛及节段型感觉障碍。病变位于末梢,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同每个周围神经的支配一致。
(二)瘫痪的定位诊断及常见病因
1、皮质运动区病变 局限性病变只损伤其中一部分,多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称单瘫。皮质性瘫痪时,上肢明显,远端为著。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引起对侧相应部位的局限癫痫,抽搐可按皮质代表区的排列次序进行扩散,称杰克逊癫痫:常以口角、拇指、示指。脚趾部位开始。多见于大脑中动脉病变,其次为外伤、肿瘤等。
2、内囊部位病变 内囊含有传人和传出纤维。其外侧为豆状核,内侧为尾状核和丘脑,由前肢、膝部、后肢、豆状核和核后部与豆状核下部组成。在水平切面上看内囊的重要纤维通路,内囊部的病变虽范围不大,但可同时损害几种传导束,根据病变的位置和被损害传导束的性质,可出现多种症状。范围较小的病变可只引起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范围较大的病变格内囊后肢人除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外,还可有偏盲。内囊病变没有癫痫样发作,内囊病变最常见的病因是大脑中动脉分支的豆纹动脉供应区出血或闭塞,其次为肿瘤、脑脓肿、脱髓鞘病等。位于皮质和内囊之间的皮质下病变症状介于两者之间,可以一个肢体的瘫痪为主,但整个对侧身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多见于皮质下白质中的胶质瘤。
3、脑干病变 脑干病变引起偏瘫的特点多是交叉性瘫痪,即病变同侧平面的脑神经麻痹(脑神经运动核人及对侧病灶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脑神经和躯体神经)。
(1)中脑性交叉瘫的典型代表疾病是Weber综合征,其特点是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2)脑桥性交叉瘫:如Millard-Cubler综合征,即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沙十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3)诞髓性交叉瘫:如延髓上部综合征即病灶对侧上下肢瘫痪,同侧舌肌瘫痪和舌肌萎缩。延髓病变引起单纯性偏瘫(包括交叉性瘫痪)是少见的,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脑干病变多见于血管病变、炎症、肿瘤、外伤等。
4、脊髓病变
(1)在延髓与脊髓交界处,因此处有锥体交叉,局限性损害时可引起上肢与下肢交叉性瘫痪,临床上少见。
(2)锥体交叉以下,脊髓半侧病变时出现病变同侧瘫痪,深部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即Brown-sequard综合征。病变以胸髓多见,常引起两下肢痉挛性截瘫,若病变在颈膨大以上则引起四肢中枢鹏痪。脊髓病变常见的病因有感觉、肿瘤、外伤等。
5、周围神经性瘫痪
(1)脊髓前角病变:出现节段性引起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常伴有肌束颤动。常见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2)前根型: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因后根亦常同时受累而常伴根痛及节段型感觉障碍。
(3)末梢型: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同每个周围神经的支配一致。神经干或神经丛受损时则在相应的神经分布区出现瘫痪和感觉障碍。多见于单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肿瘤及全身性疾病。
四、根据病变部位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两种,详见表3-17-1
临床上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急性期因有锥体束休克,瘫痪开始是弛缓的,股反射降低或消失,休克期过后,一般需2-3周即逐渐转为肌张力增高,位反射亢进。
表3-17-1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症状特别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损害部位 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 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纤维
瘫痪范围 以肢体为主(单瘫、偏瘫、交叉瘫、截瘫) 局限、以肌群为主(周围型或节段型)
肌张力 增高、常呈折刀样 减退或消失
健反射 亢进 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有 无
肌萎缩 无或有废用性肌萎缩 明显
肌纤维颤动 无 可有(出现在脊髓前角或脑神经核进行性损害时)
电变性反应 无 有
五、肌肉病变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导致的瘫痪
严重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反复发作的周期性麻痹等,均可导致程度不同的肌力下降。
六、脑的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
1、颈内动脉 眼动脉分出点前的闭塞,由于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的不同。可表现为全无症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型、慢性进展卒中型或急性卒中型。常见症状为:对测肢体的不同程度及不同范围的瘫痪及感光障碍,优势半球可有失语。眼动脉供血受累,可有特征性的一过性同侧视力丧失,同侧霍纳征。
2、大脑中动脉 主干闭塞时引起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偏盲,优势半球受累时可有失语。
3、大脑前动脉 皮质支闭塞时产生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可伴尿失禁,深穿支闭塞时常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及上肢瘫痪,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尿便失禁,强握等原始反射。
4、椎一基底动脉 眩晕、耳呜、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症状。基底动脉主干闭死时可引起四肢瘫痪、延髓麻痹及昏迷等,常迅速死亡。脑桥基部梗死时可产生闭锁综合 征:神志清楚泅肢瘫痪,双侧面瘫及延髓麻痹,不能说话,只能以眼球上下活动表示意思。基底动脉个别分支闭塞:则视梗死部位出现相应 的交叉性麻痹。内听动脉闭塞:引起同侧听力减退,耳鸣及眩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