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cystadenoma)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较少见,阑尾黏液性囊肿症状,文献上报道其发生率约占阑尾手术切除标本的025%~05%,患者发病年龄11~90岁,发病高峰年龄61~70岁.笔者经检索可知,1994~2005年国内文献上共有18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报道,患者发病年龄28~76岁,平均571岁.18例中有男性及女性患者各9例,男女之比为1:1.患者在临床上可无明显的症状或表现出类似于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有时在患者的右下腹可触及肿块.
13 预后 阑尾黏液性囊肿症状虽属良性肿瘤的范畴,但因可继发种植性腹膜假黏液瘤,所以具有潜在的恶性倾向.手术是治疗阑尾黏液囊肿的唯一有效方法[3].若囊肿较小,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单纯切除阑尾即可;若囊肿累及盲肠壁,剥离困难,可行回盲部切除;若囊肿巨大并与回盲部及升结肠粘连或囊肿穿透结肠浆膜层不能排除恶性者可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12 组织形态 显微镜下见阑尾黏液性囊肿症状内衬黏液柱状上皮细胞,细胞浆丰富透明,细胞核位于基底中,阑尾管腔内含大片黏液物质.阑尾黏液囊肿根据黏液所处的部位不同可分为5型,即Ⅰ型(腺腔内型),Ⅱ型(阑尾腔内型),Ⅲ型(壁间型),Ⅳ型(周围型)及Ⅴ型(并发症型).阑尾黏液球状体病(myxoglobulosis)是阑尾黏液囊肿的一种变异,其占阑尾黏液囊肿的10%~20%.其特点为在阑尾腔内可见许多白色透明的
珍珠样小球,其中心可有钙化.显微镜下见小球的中心为细胞碎片和含铁血黄素及嗜酸性颗粒样物质,外周为无细胞的层状黏液物质.
11 大体形态 囊肿多呈椭圆形,直径2~8cm,但多数囊肿体积较小,直径很少超过5cm,文献上作者单位:1223800江苏宿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210008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通讯作者)有报道阑尾黏液囊肿体积最大可达39cm×15cm.
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所以在术前误诊率高达943%.阑尾黏液囊肿的常见并发症为急性阑尾炎,
肠梗阻(包括
肠套叠及
肠扭转)及腹膜假黏液瘤等.
阑尾黏液囊肿较少见,文献上报道其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2%~03%.笔者经检索可知,1994~2005年国内文献上共有119例阑尾黏液囊肿的报道,患者男67例,女52例,男女之比129:1,患者发病年龄17~73岁,平均45~54岁.患者常以急性
腹痛或右下腹痛为最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亦可无症状.
1 黏液囊肿(mucocele)阑尾黏液囊肿系因阑尾近端管腔阻塞,阑尾远端管腔内黏液仍具有分泌功能,从而导致管腔内黏液聚集,进而囊性扩张所形成的一种潴留性囊肿.
(1)潴留性黏液囊肿;(2)黏液性囊腺瘤;(3)黏液性囊腺癌;(4)阑尾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并存[2].对于阑尾单纯性黏液细胞增生引起的黏液聚集,Fere1877年提出的黏液囊肿一词最为简洁地概括了其特点和性质,因而普遍为人们所接受.阑尾黏液性肿瘤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十分罕见,但其临床诊断常十分困难,甚至在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时由于肿瘤黏液分泌旺盛,瘤细胞成分相对较少,也很难做出诊断,因此,如何提高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阑尾黏液性囊肿和黏液性肿瘤曾有多种命名,如阑尾胶状囊肿,阑尾潴留性囊肿,阑尾假黏液瘤及阑尾黏液囊肿等[1].High等将其分为3型:(1)阑尾黏液性增生;(2)阑尾黏液性囊腺癌;(3)阑尾黏液性囊腺癌.Rosai将阑尾黏液性囊肿分为4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