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贫血老年人贫血相当多见,发生率达到17%。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贫血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这首先是因为年龄的增长,骨髓造血功能逐渐衰退。其次,老年人睾丸素分泌不足,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因而贫血在老年男性中更为明显。第三,因为老年人胃壁细胞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造成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加之老年人食欲降低、胃酸减少、进食少或偏食造成维生素B12及铁的摄入不足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第四,老年人免疫器官及其活性都趋向衰退,血清IgM水平下降,自身免疫活性细胞对机体正常组织失去自我识别能力,故易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第五,老年人贫血可由于造血原料缺乏,最为多见为缺铁性贫血。由于老年人
牙齿松动,咀嚼较差,食物品种单调,再加上进食量少,以致对铁的吸收减少,易发生缺铁。嗜饮浓茶者,特别是饭后即饮茶者,茶中的鞣酸可与铁结合影响铁吸收。第六,老年人易患痔疮、
肛裂,易发生消化道癌肿,造成慢性失血,这常是引起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老年人重度贫血,约半数由恶性肿瘤引起,必须引起充分注意。消化道癌肿早期即可表现为贫血,这种贫血给用铁剂后血红蛋白也可有上升,但往往不能恢复到正常,即使恢复正常也多在短期内又重新发生贫血,老年人还易发生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恶性贫血,这种贫血男子好发于65~~70岁,女性好发于60~~65岁,老年人患有潜匿的胰腺功能不全,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长期服用抗菌药物可影响肠道正常菌丛,妨碍维生素B的合成,长期酗酒、慢性肝病、
肠炎可影响叶酸的吸收。以上因素均可导致贫血。老年人常缺铁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同时存在。
(五)其他 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时,低热、轻度黄疸、脾大、脊髓急性联合变性和末梢神经变性较成年人多见。
(四)消化常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舌炎、口炎味觉异常,严重缺铁性贫血时可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
(三)神经,可有头晕、晕劂、平衡失调、感觉异常、视觉紊乱、大小便失禁。
(二)精神,可有激动、淡漠、健忘、失眠、偶可发生精神错乱、妄想和抑制。
(一)心血管系:由于血氧含量下降,常有心绞痛,心排出量减少,表现心慌、气短,心肌营养障碍,心扩大,出现收缩期杂音,经适当治疗可消失。周围血管病如间歇性跛行比较显着。
三、老年人贫血的临床表现除一般贫血症状如苍白、乏力外,老年人常因同时存在其他系统老年病而使下列表现更突出。
二、老年人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贫血是一种症状,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一般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其中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最重要。鉴于老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在男、女之间差别不大,国内老年男、女诊断贫血标准:红细胞计数低于3.5×1012/升,(350万),血红蛋白低于105克/升(10.5克%)为贫血。
条老年贫血一、衰老对造血的影响人出生后造血组织主要在骨髓。随增龄,造血组织逐渐减少,被脂肪和结缔组织所代替。70岁以上老人的造血组织可减少一半,这些脂肪组织主要是填补老年骨质疏松的空隙,骨髓造血细胞正常成人约为100000/m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