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
高血压病、
冠心病、
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1)治疗方法
轻微脑梗塞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1. 适当地活动
可以起到改善脑循环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2. 改善脑部血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面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维脑路通、复方
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等药,每日1--2次,静滴液量250--500毫升,连用7--10天。
有头痛、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者,可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
3. 溶血栓疗法
常用尿激酶、链激酶溶解血栓。用国产尿激酶2--5万单位加入0.56摩尔/升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次,每疗程10天。也有人采用尿激酶颈动脉给药治疗脑梗塞,一般在发病24小时之内应用,由于采用颈动脉穿刺注药,难度较大,必须在医院应用。
溶栓治疗应早期应用的原因,是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内,富含水分,易溶解,这样见效快,疗程短,但要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引起脑出血的严重后果。
4. 高压氧治疗
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
5. 调节血压,控制
高血脂,高血糖
目的是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血压过高的不要降压太快;血压过低时适当给予提高。脑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对治疗不利,必须积极控制。
6. 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翻身拍背,活动肢体,预防
肺炎和褥疮发生。
2)饮食调养
脑血栓形成的病人大多肥胖、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等,这些异常都是造成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除了服用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外,饮食调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首先,肥胖的病人应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标准体重。一般控制在每天300克左右的主食量。如病人吃不饱可用蔬菜、豆制品补充,尽量养成吃八成饱的习惯。
2. 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肚,因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
3. 多吃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鸭(最好是野生的柴鸡)、鱼类、蛋类(蛋黄应少吃)、豆制品,少吃猪、牛、羊肉,且以瘦肉为好。
4.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
山楂等;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5.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因为吃得过咸,容易引起高血压。
6. 多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粮等,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有
便秘的病人应多喝水,这样即可促进排便,又由于小便的增加,对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有益。有的病人,由于行动不便,害怕小便而不喝水,是非常不利的。
3)注意事项
轻微脑血栓患者注意事项如下:
1. 坚持药物治疗
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坚持可靠的中西药合理并用的多靶点防治,因为脑血栓复发率高,而且复发远重于初发,我国由于二级预防(改善症状,防止复发)工作做的不好,脑血栓复发率是国际平均水平10%的3倍。
目前我国也针对于此特意拨款研发了我国首个着眼二级预防二次研发了一个现代中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它是临床主要应用于治疗脑血栓(轻/重度脑血栓)的长效中药,具有对脑血栓形成主因-血液和血管病变持续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