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随着外科的进展和对肝脏解剖认识的提高,肝外科医生对减少肝脏失血及处理肝断面出血已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肝血管瘤手术一般并不复杂,有时可以像剥橘子一样将肝血管瘤完整切除,肝断面出血也可以很好控制。与肝癌不一样,肝血管瘤常无肝功能异常,多数不伴肝硬化,因此,对于巨大肝血管瘤常可行大块肝切除或半肝切除术而不必担心肝功能的损害。如为多发性肝血管瘤,可以仅切除主要的及巨大的。对于其他微小的及位置很深的血管瘤不要求一网打尽、干净彻底。这是因为血管瘤手术与肝癌手术不一样,血管瘤手术后复发率很低,残存的小血管瘤长成巨大的肝血管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患者不必为残存的,甚至以后再发的小血管瘤而担心。
肝血管瘤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肝血管瘤可以是先天的,也可是出生后特别是成年后而逐渐形成的,其成因很可能是肝脏血管的退型性改变所致。以前,不少学者认为肝血管瘤好发于女性,且认为与口服避孕药有关,这种推测是毫无客观根据的,因为男性患者也并不少见。
血液检查不能诊断肝血管瘤。但甲胎蛋白(AFP)的检测有助于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在特殊情况下或对需要手术者应行肝脏CT扫描。单纯平扫(不注射造影剂的扫描)是不够的,应申请注射造影剂的增强CT扫描。肝血管瘤在增强CT扫描上有特征性表现:在静脉相可见造影剂成团成块地集中在血管瘤的周边,并从肿瘤外周向中心集中。一般讲,CT扫描在显示病变的全面性、直观性和客观性方面均比B超有更大的优势,无论在肿瘤的定位及定性方面均可使人一目了然,特别有助于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安全性的提高。
在临床上肝血管瘤伴发肝癌的情况并不罕见,因此千万不要满足于肝血管瘤的诊断,影像学检查要仔细全面,有时,不能仅满足于B超的诊断,必要时可加做CT扫描。
(2)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虽然大多数血管瘤都很典型,但确实有一部分并不典型。有的伴有AFP升高,有的伴有肝硬化。对这种不典型的,特别是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观察”不是上策,必要时,应果断选择手术切除方案。
肝血管瘤可单发,也可多发。95%以上的肝血管瘤体积较小,直径不超过3厘米。大多数肝血管瘤并无生长特性,血管瘤体积可依瘤体内血液充盈程度而改变,但幅度变化不会超过1~2厘米(按直径)。血管瘤并不完全是球形的,而且血管瘤距离体表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超声测量的数值可依血管瘤内血液充盈程度、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不同工作人员的手法而有一定的出入。所以患者千万不要为微不足道的“体积增大”而烦恼,也不要为“体积缩小”而庆幸。
血管瘤术后要长期随访
可以与肝血管瘤“和平共处”
患了肝血管瘤不用太担心
哪些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肝血管瘤很常见。肝血管瘤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的。肝血管瘤的诊断是比较容易的,主要依靠B超或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诊断。可以与小的、包括多发的肝血管瘤长期“和平共处”。虽然,一般情况下肝血管瘤不需要任何治疗,但血管瘤患者应定期随访。对于大的或巨大的肝血管瘤可以行手术切除治疗。肝血管瘤切除后复发率很低。除手术以外,尚无有效的办法治疗肝脏血管瘤。
为了治疗的选择,我们可以人为地将肝血管瘤分为两种:生长型和非生长型。肝血管瘤随时间推移,逐渐长大的可称为生长型;反之,称为非生长型。95%以上的肝血管瘤属于非生长型。
如何避免肝癌误诊为肝血管瘤呢?检查必须全面,单项检查往往有片面性,全面检查可防止漏诊并提高诊断正确率。通常血清学检查及黑白超声足可以确诊肝癌和肝血管瘤。血清学检查主要是转氨酶(ALT)及甲胎蛋白(AFP)检测。60%~70%的肝癌患者AFP为阳性(>20μg/L)。检测ALT是为排除非肝癌原因所致的AFP升高;B超检查主要是明确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和肝脏有无硬化(有肝硬化者支持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以上两项检查可基本区分出肝血管瘤和肝癌。必要时可加做彩色超声检查及CT扫描等。最好选择专科医院或专科医生诊治。晚期肝癌的预后甚差,一旦将肝癌误诊为肝血管瘤延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而有经验的专科医生,他们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助于避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