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实事求是说,现今下,在我国拉米夫定无疑是被滥用了。有些医生仅仅凭患者DNA阳性,就轻易让患者服用拉米夫定,而在患者肝功正常的情况下,这样的治疗的效果无疑是低下的,长期服用造成耐药的几率很大,停药也造成一定的麻烦。同时很多患者也私自买来服用,造成不好的后果。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正确认识拉米夫定的作用,既不要轻率使用拉米夫定,也不能一概否定。需要使用的时候,不要害怕犹豫,对慢性患者的治疗是有好处的,远期能进一步的减缓肝脏的损害和纤维化。另外,由于阿地福韦和其它新药的上市,拉米夫定耐药造成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减小,服用拉米夫定者不必过于担心病毒的变异和停药的反跳。
18 使用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很多患者存有一定疑虑。媒体也曾作过一些负面报道。但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要客观对待之。
17 正确使用评价拉米夫定的作用
一般拉米夫定耐药在服用半年后即可出现,一年后比例上升,以后逐年递增,具体表现为DNA重新转阳或复制程度上升,继续服用拉米夫定,仍然可以抑制野生株的复制,如果停用,造成野生株的恢复复制,可能会造成肝功波动或加重病情,尤其对于肝病严重者,应慎重停药。停药后由于变异株的活性比野生株低,野生株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可以恢复成优势株,服用拉米夫定,仍然有效。另外,其它主要抗病毒药物,对拉米夫定耐药株无交*耐药,可以使用,包括干扰素、阿地福韦、恩替卡韦、LDT。
4) X基因区变异,目前对该区的作用尚未充分了解,故称X区,尚有待研究。
主要是常见的YMDD变异。P区基因编码病毒DNA多聚酶蛋白,HBV DNA聚合酶包含4个小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A、B、C、D区。YMDD基序是指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基序,位于HBV的C区,是DNA聚合酶的活性部位。拉米夫定结合于此区,干扰HBV的复制。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可导致YMDD基序中的蛋氨酸(M)被异亮氨酸(I)或缬氨酸(V)替换,后者常伴有第528位亮氨酸(L)被M替换。也可伴有其他逆转录酶编码区或HBV基因组其他位点的变异,变异发生后导致病毒对拉米夫定出现耐药性,一般拉米夫定耐药株的P基因变异多位于B区和C区,其中以C区YMDD变异最为常见;而泛昔洛韦耐药株的P基因变异多位于B区,两者较少重叠。但是存在一定的交*耐药。
3) P基因区突变。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HBeAg是病毒活跃复制的标志,抗-HBe阳转表示HBV复制减少或基本停止。但根据多年临床的观察和研究,血清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患者含有高滴度的HBV DNA,提示HBV复制活跃,原因,就是病毒前C区基因发生突变,无法正确的表达Hbeag,Hbeag呈阴性。所以前C变异的主要特征,是小三阳、DNA阳性。前C变异的发生一般是在免疫压力下自然发生,以逃避免疫的打击,所以发生前C变异后,病毒相对更难清除,而且药物的应用范围也相对局限。一般认为,干扰素对前C变异的患者,效果不好,停药易复发。而拉米夫定和其它核苷类药物对前C变异的效果较好。另外阿地福韦、恩替卡韦、LDT等正在临床试验的药物已经被证明对前C变异有效,这些药物的上市,将缓解一些患者的需求。
2)前C区变异。
前者是在HBV持续感染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变异。后者是疫苗受种者或应用抗HBsAg单抗/多抗治疗的患者体内发生的变异。S区变异造成无法正确的表达Hbsag,可能呈阴性,失去了与抗-HBs的结合力,造成免疫失败。这是造成母婴阻断失败和肝移植患者HBIG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专家指出,滥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IBG),也可能促使变异的发生。
1)S区基因突变包括S亚型点突变和抗体逃逸突变。
目前对病毒的研究得知,长链DNA有4个开放性读框,分别编码HBsAg的S基因、HBcAg的C区及HBeAg的C区基因、HBxAg的X区、和DNA多聚酶的P区。这4个编码区均可发生突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