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表现
黑斑病主要危害子叶和真叶,有时危害花梗和种荚。叶片染病,初生近圆形退绿斑,后渐扩大,边缘为淡绿色至暗褐色,数天后病斑直径扩大为5~10毫米,且有明显的同心轮纹。有的病斑有黄色晕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部穿孔。发病严重的,病斑汇合成大的斑块,致半叶或整叶干枯,全株叶片由外向内干枯。茎或叶柄上病斑为长梭形,呈暗褐色条状凹陷。
二、防治方法 (一)黑斑病的防治办法选种适合当地的抗黑斑病品种,如洛阳东京3号、郑白4号、郑杂2号等。(二)黑斑病的防治办法用50℃的水浸种25分钟,冷却、晾干后播种,或按种子重量的0.4%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按种子重量的0.2%~0.3%用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三)黑斑病的防治办法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2~3年。(四)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采用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五)发现病株及时喷洒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防治。黑斑病与霜霉病混发时,可选用70%的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每亩喷对好的药液60~70公斤,每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