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维生素B1:维生素Bl缺乏使心肌代谢障碍,严重可导致心衰,出现
脚气病性
心脏病临床症候。维生素B1供给要充足,热能越多,碳水化物和蛋白质比例越高,则维生素B1需要量也越大。
4.维生素PP:是强解脂药物,大剂量治疗高脂蛋白血症有一定疗效。对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作用较显著,而高密度脂蛋白(HDI。)则增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大剂量维生素PP有不良反应,故国内应用较少。
5.维生素B6:与亚油酸同时应用,能降低血脂;因维生素B,能促进亚油酸转变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
(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对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钙、镁、铜、铁、铬、钾、碘、氟对心血管疾病有抑制作用,缺乏时可使心脏机能和心肌代谢异常。补充铬可提高HDL浓度,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锌过多或铜过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增加,锌铜比值高时,血清胆固醇也增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冠心病发病率高的国家锌铜比值也高。铅、镉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促进作用。
(七)其他
1.食物纤维:可缩短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在肠道与胆酸形成络合物,减少胆酸重吸收。高纤维饮食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因高纤维可使胆固醇绝大部分转变成胆酸,少量进入血循环;而低纤维素时仅少量胆固醇变成胆酸,绝大部分进入血液,使血清胆固醇增高。因此食物纤维对脂质代谢、碳水化物代谢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尤以果胶、树胶和木质素降胆固醇效果最好。
2.葱、蒜挥发油:有预防冠心病作用,能防止血清胆固醇增高,或降低血液凝固性。柑桔汁中黄酮类化合物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3.酒:大量饮酒可引起甘油三酯增高,酒精促进肝内脂肪生成,刺激VLDI。合成,引起
脂肪肝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故WHO认为从健康的角度不提倡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