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抗高血压新药研究进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4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内皮素是一种强大的血管收缩物质,除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外,尚能促进其它血管收缩物质,如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ⅱ等释放。内皮素受体分a,b两型(eta,etb)。eta主要分布于心血管组织,etb则分布于肾肺等心血管外组织。但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数高血压早期,尤其是无肾衰和动脉粥样硬化时,其血浆内皮素浓度正常,因而在高血压病发病中的地位尚待探讨。然而,内皮素主要是一种局部旁分泌因子而非一种循环激素,也仍有相当多病人的内皮素水平升高,其受体拮抗剂可以起到降压作用。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平滑肌和肾脏的eta受体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的wky大鼠,表明内皮素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bq123和bq153均系人工合成的eta肽类拮抗剂,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和水溶性的特点,能有效抑制内皮素引起的升压效应。bms-182874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eta受体拮抗剂,对多种高血压动物模型均产生良好的降压作用[12]。bosentan(ro 47-0203)则是一种非肽类的混合型拮抗剂,能拮抗所有的已知内皮素受体,药理研究表明,bosentan是一种有效的慢性降压药物,具有心血管靶器官保护作用,能减弱儿茶酚胺介导的致心肌肥厚作用[13] 。与acei合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3 咪唑啉受体兴奋剂
  在高血压病的中枢调节中,压力感受器发放的冲动投射到延髓腹外侧核,孤束核,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而调节血压。过去认为该中枢只存在α2-受体。传统的中枢降压药可乐定是通过刺激α2-受体,导致交感神经传出活动下降而降压。α2受体除与降压有关外, 尚致嗜睡,口干等副作用。现在研究表明,α2-受体主要存在于孤束核与蓝斑核,而腹外侧核主要是11-咪唑啉受体[6],只参与降压,不引起嗜睡。近端肾小管也存在i1-咪唑啉受体,受刺激后引起利钠作用。i1-咪唑啉受体兴奋剂为第二代中枢降压药。国外已开始使用莫索尼定(moxonidine)和利美尼定(rilmenidine),降压效果与可乐定相似,但副作用明显减轻。研究表明该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左心室肥厚,逆转血管重塑,抗心率失常,防止肾硬化,对血脂无不良影响,停药后无反跳现象[7]。最近paul等[8]报道了莫索尼定能改善肥胖型shr的糖耐量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2 t-型钙通道阻滞剂
  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存在l-型与t-型两种亚型。过去临床使用的钙拮抗剂均是阻滞l-型通道。由于以前缺乏特异性的t-型钙通道阻滞剂作为研究工具,目前对t-型钙通道的生理功能尚不完全明了。t-型钙通道存在于心脏起搏细胞,与心脏及血管的生长与重塑密切相关。在胚胎期,t-型钙通道有显著表达。而在成年,除了肥厚的心肌和血管壁外鲜见表达。选择性t-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mibefradil),对t通道的作用是对l通道作用的30~100倍[9]。与l型钙阻滞剂相比,t通道阻滞剂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扩张冠脉而缓解心绞痛; 无负性肌力作用; 无反射性心动过速,并能减慢心率;副作用小[10]。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心衰患者。由于米贝地尔能抑制蛋白激酶c(pkc),阻断了细胞的增殖信号,因而能强烈抑制血管重塑及平滑肌细胞增殖; 同时,它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甚至对pkc激动剂所致已收缩的血管起舒张作用。一项米贝地尔与acei的对照研究表明,米贝地尔在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保护肾功能方面略逊于依那普利[11]。米贝地尔的出现,不仅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武器,而且必将对t-型钙通道的生理功能的研究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1.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 angⅱ目前已知的所有作用在成熟的组织中都是通过at1受体介导的。at2作用尚不清楚,有学者报道at2具抑制分裂原促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与降压有关, 与at1共同起平衡血压的作用[5]。阻断at1受体可达到理想的降压目的。at1受体拮抗剂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肽类和非肽类。70年代出现的非选择性at1肽类拮抗剂肌丙抗增压素(saralasin),可阻断所有的at受体,因短效,无口服活性和有部分激动剂特征,限制了临床应用。而新型的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芦沙坦(losartan)口服有效,长效、降压平稳、抑制左心室肥厚、具肾脏保护作用和预防脑卒中的作用。芦沙坦口服呈剂量依赖的降压效应,无心律改变或其它不良反应。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作用,不改变血压昼夜节律。对体重、血电解质、肌酐清除率尿量或尿钠排泄无明显变化。能降低血尿酸,增加尿酸排泄。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