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膳食中钙摄入量低于西方膳食。约有 2/3 的地区 , 人均每日摄钙不足 600 毫克 , 导致
高血压发病率的增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膳食中动物性食品少 , 尤其是奶及奶制品少 , 而以谷类为主。每百克牛奶含钙 120 毫克 , 而每百克谷类含钙为 10-30 毫克。
补钙可以增加排钠 , 从而可减轻水钠潴留。补钙有利于防止钠对血压的升高作用。
9、忌饮食中缺钙钙与高血压也呈负相关。饮食中如果缺钙可以促使血压升高。研究资料表明 , 平均每日摄钙 450-500 毫克者 , 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每日摄钙 1400- 1500 毫克者的两倍。研究资料也证明 , 每日补钙 1000- 1400 毫克可以降低血压 , 并可使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医学研究认为 , 长期连续饱食不但不利于人体健康 , 而且会使人未老先衰 , 缩短寿命 , 并会诱发胆石症、
胆囊炎、
糖尿病 , 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的不利影响更大。因此 , 饮食要讲科学 , 不宜长期吃得过饱。
长期饱食 , 摄入的营养量超过身体的需要量 , 不但会有过多的脂肪贮存在体内 , 而且糖和蛋白质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 , 贮存的这些脂肪大多分布在皮下、肝脏、腹壁以及腹腔内的大网膜和肠系膜上 , 会造成腹压增高、腹壁肌肉松驰、腹部向外突出。这样不仅走路困难 , 而且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气喘。体内积存的脂肪越多 , 活动就越困难。
每餐饮食过饱 , 血液过多地集中在胃肠 , 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相应供血不足 , 以致使人感到困乏 , 工作效率下降 ,
冠心病患者还容易引起
心绞痛发作。
现代医学认为 , 经常饱食 , 会使胃肠的负担加重 , 使消化液供应不足 , 甚至会引起
消化不良。
8、忌饮食过饱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 要靠饮食来获取。因此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很必要的。但是 , 长期饱食并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 长期饱食对人体健康是无益的。
研究表明 , 饮酒使血压升高的原因 , 与酒精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 心脏输出量增加 , 以及间接引起肾素等其他血管收缩物质的释放增加有关。同时, 酒精能使血管对多种升压物质和敏感性增加 , 从而致血压升高。 另据研究发现 , 长期大量饮酒还会造成心肌细胞损害 , 使心脏扩大而发展为
心肌病 ; 还可诱发酒精性
肝硬化 , 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因此 , 已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一定要忌酒。不过 , 传统医学认为 , 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活血通脉、助药力、增食欲、消疲劳。同时 , 一些针对病症的药酒可以少量饮用 , 特别是
中风后遗症和冠心病患者可适当选择某种药酒饮用 , 但要将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已有饮酒习惯的成年人 , 应限制饮酒量 , 每天白酒最好不超过 50 克。
7、饮酒过量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 , 饮酒过量 ( 按国外的标准指每日超过 30 毫升酒精 , 相当于 600 毫升啤酒 , 200 毫升葡萄酒或 75 毫升标准威士忌 ) 可以使血压升高并使冠心病、中风的发病和死亡率上升。
实验研究表明 , 食盐摄入量与平均血压值呈正相关 , 食盐摄入每日减少 3. 5 克 , 收缩压即可下降 3-4 毫米汞柱 (0.4 - 0.5 千帕 ) 。这种效果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和血压较高的人中尤其显着。 限盐不仅能降血压 , 而且可相应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一般主张 , 每日食盐量宜控制在 5 克左右。同时也要注意减少酱油、味精等含钠食物之用量。
6、忌食盐过量限盐以后可减少血容量 , 减少血管壁钠含量 , 降低小动脉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 ,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 从而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
无论如何 , 各种蛋类的蛋黄不宜为食。
5、忌食各种蛋黄各类蛋黄中胆固醇值较高是必须注意的。胆固醇侵入血管壁 , 粘附在血管壁上 , 引起组织上动脉硬化 , 其结果是导致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