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眩晕高血压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3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6.离血压证治 高血压病依其临床表现,可分三个证型进行治疗。1.肝阳上亢型:头晕头痛,情绪急躁,心烦易怒,口苦面赤々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治宜清肝潜阳。肝火偏旺者,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栀子、黄芩、川牛膝、夜交藤、石决明、桑奇生、茯神、杜仲、益母草。风阳偏亢者,用镇肝熄风汤:玄参、麦冬、川楝、白芍、龟板、牛膝、赭石、生龙骨、生牡蛎、菌陈、麦芽、甘草。2.痰热内盛型:头重眩晕,脘闷泛恶,心烦不眠,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脉弦而滑,治宜涤痰清热。体质肥胖者,用钩藤温胆汤:钩藤、菊花、蒺藜、法夏、茯苓、陈皮黄连、竹茹、川牛膝、地龙、甘草。体质偏瘦者,用羚角钩藤汤: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生地、白芍、川贝、茯神、竹茹、甘革。3.肝肾阴虚型: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膝酸软,夜梦遗精,舌红苔少,脉弦而细,治宜滋肾柔肝。肝阴偏虚者,用首乌延寿丹:首乌、牛膝、菟丝子、杜仲、桑叶、菊花、桑椹、女贞、旱蓬、胡麻仁、稀莶草。肾阴偏虚者,用杞菊地黄丸加味:枸杞、菊花、生地、淮山、茯苓、丹皮、泽泻、萸肉、牛膝、龟板。以上所举,三个证型、六个方剂,按法治之,每获良效。

  其中白芍酸泄甘缓,泄而无损,甘而不腻,为治肝良药,当宜重用;阳亢之体,牡蛎也应重剂;吴茱萸性温,阳热盛者应以轻量。一般成人剂量为:柴胡、枳实、半夏、黄芩、生姜各1Og,党参丹参大枣各12g,甘草3g,白芍20~30g,牡蛎30~60g,吴茱萸4~5g服此方眩晕缓解后,即应辨明脏腑的虚损所在,积极治本善后,才能巩固疗效。

  方中柴胡疏利肝、粗经气,黄芩清降胆火,半夏和胃化痰,党参、甘草健脾制水,生姜、大枣宣散水湿,四逆散疏利肝脾,牡蛎潜阳息风,吴萸降浊止呕。合而为用,和解少阳,降逆平肝。然其主动叉在于调畅肝胆脾胃之气机,使气机流畅,痰火无容流之所,眩晕自除。

  根据以上道理,我以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吴萸,牡蛎组成“眩晕速效基本方”。湿痰偏盛的加竹茹,枳壳;风火突出的加防风,龙胆草;气虚加白术,山药;血虚加当归,熟地(党参易丹参);阴虚加白薇,淮牛膝;阳虚加枸杞子山茱萸。近十年来投与百余例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收到良好效果。

  肝胆主疏泄,脾胃主升降,共同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转,倘若疏泄失度,升降无权,即可导致气机逆乱,促使眩晕发作。

  5.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 现代医学所称的“美尼尔氏综合征”,即为突发性的眩晕,其证本虚而标实,本虚指气血脏腑偏衰,标实指风火湿痰上犯,而风火湿痰必赖逆气以载,方能干犯清空。

  按:平肝清晕汤,乃余多年之经验方,遵《内经》“渚风掉眩皆属于肝”之理,从张锡纯的建瓴汤推衍而得。方中白芍、生地滋阴养血;生石决明乃镇肝潜阳治眩晕之要药;生龙骨、生牡蛎重镇潜阳兼有滋阴之功。合而用之,既能滋养肝肾之阴,又可潜镇上亢之阳,为方中治本之品。菊花、白蒺藜清肝明目,而兼祛头风,此为方治标之药。全方标本兼顾,对肝阳上亢之眩晕,不论其病因如何,皆确中病理,故效如桴鼓。本患者呕吐较重,故加竹茹、代赭石降气止呕,有心慌、失眠,加远志、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四肢抽搐加钩藤、桑枝、丝瓜络通络止痉。药证相符,丝丝人扣,多年宿疾,数剂而愈。

  4.眩晕 平肝清晕汤 处方:生白芍12g 白蒺藜12g 生石决明15g 菊花10 竹茹6g 代赭石10g 远志6g 生龙牡各15g 夜交藤12g钩藤10g 桑枝15g 麦冬10g 龙胆草5g 炒枣仁15g 丝瓜络10g

  3.博采众方琐谈  治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征),认为其中不少属于痰饮所致,常投加味苓桂术甘汤。方为:茯苓18g,桂枝9g,白术12g,甘草9g,泽泻2tg,半夏18g,生姜12g,陈皮15g,生龙骨、生牡蛎各24。不用辨证,服之则效。据余临床体会,若服赵老方不验,则为血虚头晕,服枣仁(炒)9g(或柏子仁9g),山药9g,五昧子9g,当归9g,龙眼肉9g,可愈。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