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科技日报(谢明霞):王女士是省公安系统的一名办公室人员,两年前在单位一次体检中发现有高血压,仗着自己年龄才30多岁,身体底子一直不错,加之也没感觉有症状,也就没加以重视。对于定期复查、控制血压、按要求服药这些医生叮嘱的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今年开始出现烦躁、晚上睡眠不好等感觉,到医院一查,确诊为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一旦继续恶化,将发展成尿毒症,光每年透析的费用就达5-6万。王女士一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深为自己当初没有好好控制血压而懊悔。
刚从第六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回来的周巧玲教授,为笔者拿出一份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全国各大城市高血压患病率为18%,我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其中知晓率仅30.2%,而治疗率为24.7%,其中控制率仅为6.1%。目前对高血压引发肾病的统计比率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但可以肯定的是临床上90%的肾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周教授打了一个这样的比喻,我们看到长相非常相似的两个人,很容易就联想到是双胞胎。高血压与肾病的密切程度绝对不亚于孪生兄弟。鉴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此大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重视高血压与肾病的关系,重视高血压患者的肾脏情况,就成为一项燃眉之急的紧迫任务。而降低肾病发病率除了媒体宣传,提高老百姓的认知外,成立高血压肾病专科门诊,让每一个高血压患者及时检查肾脏是最有效的方法。
血压高只盯着看心血管
周巧玲教授说,很多高血压患者一上医院只盯着看心血管内科,其实血压和肾脏的关系非常密切,高血压病会引起肾损害,肾脏病变同样可引起血压高。她解释说,人体是一个大的血循环系统,而肾脏是由微小血管组成的脏器,是全身血管状况的一个典型“缩影”。长期高血压作为一个大环境,可以导致肾脏这个小环境的缓慢改变。如引起肾缺血性改变,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受损。改变的程度与高血压病程的长短及严重程度有关。而一些急骤突然发展的高血压还可以引起肾脏弥漫性病变,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危及生命。周巧玲教授说,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肾脏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硬化亦加重。像王女士能及时转到肾病科来看病的并不多,一些患者一味吃降压药,不调整治疗方案,待到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时,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实在令人惋惜。
高血压是怎么影响肾脏的
出现肾脏损伤初期,仅会有轻度蛋白尿,随着病程演进,肾小球纤维化继而肾功能逐渐下降,肾性高血压出现。如果病情发展迅速恶化,表现为头痛为突出症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及神经系统异常。尿检可出现尿蛋白量增多,并有红细胞、白细胞,少数病人出现肉眼血尿……要保护肾脏,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控制血压。
高血压与肾病互为因果,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恶性循环。高血压防治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控制危险因素,保护“靶器官”。强调降压与靶器官保护并举,二者兼顾,缺一不可。患者和临床医生必须认识到什么是正常血压目标,从肾脏保护角度讲,更应严格控制血压。周教授认为,必须重视普通人群的血压控制,一般要求单纯高血压的患者控制在130/80左右,而合并有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最好控制在125/75左右合适。目前,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抗高血压的药物,都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经临床医生最细心的指导并服用有效药物治疗就能很好地控制血压,患者和医者在这方面都有责任。
肾与性被国人常划上等号
周巧玲说,在门诊经常有人会问,我的性功能很好,腰也不痛,怎么会得肾病呢?其实这是因为很多人把中医的肾虚和西医的肾病混为一谈,中医讲的“肾”和西医讲的肾并不完全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