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肛门口径测量,采用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研制的“测肛器” 〔2〕。1.4 手术方法
便秘 出口梗阻性
排便障碍 治疗 肛门后方松解术
结果
1.5 观察指标
3 讨论
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肛门后方松解术为主的治疗方法对有症状的,经排粪造影确诊为出口梗阻性
排便障碍且排除结肠传输功能迟缓的住院患者,给予一次性的手术治疗以改善其症状及功能状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本组65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大便质软成形、日行1-2次。
1.5.3
好转:症状消失及排粪造影有所改善。
大便次数及排便质量改善情况。
未愈:症状体征及排粪造影均无改善。
ARA测定结果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排粪造影正常。
1.2 疗效标准
2.2
20 例正常人ARA 静坐103°±8.3°,力排为112°±11.5°,较静坐相明显增大。而30例术前 PRS 患者中17 例 ARA静坐相为 98°±5.6°,力排相为89°±3.7°,较静坐相明显减小,且伴有PRMI。而另外 13例静坐力排时ARA均无变化,为90°±6.5°,钡剂不排或少排且均出现“搁架征”。术后其耻直肌压迹消失或缩小、肛直角改善满意、
直肠前突及直肠内套叠征消失。
1.5.1
2.3
肛直角(ARA )及术前病理征的改善程度。
1.1 病例与分组 有目的选取65例以排便困难为主症的住院患者,经排粪造影证实为出口梗阻
排便障碍且排除结肠传输功能迟缓者。男性22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43.5岁,病程8月至30年不等。其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 PRS)患者30例(合并直肠前突13例、合并直肠内脱垂5例、同时合并直肠前突及直肠内脱垂者7例、单纯耻直肌肥厚或痉挛5例)、直肠前突18例、直肠内脱垂15例、盆底肌痉挛3例。另选性别年龄病程等不限20 例正常自愿者作健康对照组。
1.3 检查方法
1.3.1排粪造影及结肠运输试验检查参照有关文献资料进行〔1〕。
术前清洁肠道,小剂量鞍麻〔3〕后取截石位,以碘伏液消毒术野、肛管及直肠下端,充分扩张肛管后,于肛门后正中齿线稍上方向远端作放射状长约3cm切口,暴露肌层,根据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及指诊情况重建肛直角。切断部分内括约肌,深可达外括约肌深部。必要时用弯血管钳沿肠壁将耻骨直肠肌后部挑起,保留部分外括约肌深部,向两侧分离,切除1. 5cm长肌束,两断端止血。或点状结扎修补直肠前突、柱状结扎内套叠之直肠粘膜。须同时处理合并之痔核、
肛裂等。术毕肛内纳入太宁栓2枚并充填三黄油纱条引流,敷料压迫固定。术后控制排便24小时,每日一次常规换药至创伤愈合。
手术前后肛管裂隙(X±SD 下同)分别为23±4.6 mm、35±1.5 mm(p<0.01)。
2
2.1
出口梗阻性排便障碍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一九九三年起采用经肛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性便秘患者逾百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病人指诊多表现为“前松后紧”征,前松是指直肠前壁粘膜松弛薄弱;后紧是指肛管直肠后侧盆底肌肥厚紧缩,用力时排便角度发生异常改变。通过排粪造影,我们发现耻骨直肠肌及周围肌肉组织的过于肥厚或瘢痕化形成、或痉挛压迫,致使肛直角变小或排便时出现“搁架征”使大便难以顺流而下是出口梗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