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6、肠结核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肠外结核。本病的好发部位为回盲部,其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其临床特点为起兵暖慢,有腹痛、腹泻与便秘、腹部包块,憎生型肠穿孔及肠出血,表现血便。X线表现可见回盲部有激惹,肠腔狭窄或不规则充盈缺损。纤唯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小肠疾病
1、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本病病因不明,临床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其临床特征为突发性急性腹痛、腹泻、便血和毒血症。早期为黄色水样便,继而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糊状便,具有特殊腥臭味,腹泻次数不一,每日可数次至数十次,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腹胀常明显,全身中 毒症状明显,常有高热、抽搐、麻痹性肠硬阻、休克、昏迷。
2、美克耳(MeCke)想室炎或溃疡 回肠远端慈室患者65%-75%无症状,如想室并发炎症、溃疡、出血、穿孔时常出现疼痛甚至血便,血便量多少不等。便血期间做肠系膜动脉造影,可显示回肠远端部位有造影剂浓集区。注人放射性核素示踪红细胞,可在相应部位的肠段出现放射性增强区。
3、小肠血管瘤 本病主要症状为肠道出血一或肠梗阻,可出现急性大出血,但更多见者为长期小量失血所致的贫血。如发生肠梗阻,则有发作性剧烈腹痛,由于血管瘤引起肠腔狭窄肠套叠所致。确诊一般在出血期间做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显示造影剂浓集区。
四、血管病变
1、肠套叠2岁以下儿童多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及果酱样血便,触诊腹部可触及腊肠形具有一定压痛的肿块。诊断依据是X线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空气或钡剂在结肠受阻,受阻端钡剂呈“杯口”状,甚至呈“弹簧”状阴影。
2、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患者常有心瓣膜病、细菌性。内膜炎/心房纤颤等病史,突然发作的上中腹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并有频繁呕吐。早期腹部体征不明显,晚期出现高热,呕血或便血,腹胀明显。肠鸣音消失,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穿可抽出血性液体。
一、病 史
急性细菌性痢疾常有不洁饮食史或与痢疾患者接触史,结肠癌、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有较长时间的藏液便及脓血便史,常常有腹痛,有时可触及腹块。结肠息肉患者常常有家族史。内痔便血常在排便前后出血,血呈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出鲜血。肛裂患者常在排便时及排便后便血,伴有排便时难以忍受的肛门部疼痛。肠伤寒患者均有发热,便血出现在第二周末及第三周初。肠套叠、肠扭转,肠系膜动脉栓塞发病急,伴有严重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便血的同时常有全身出血倾向。
二、体格检查
1、肛管疾病 脱出肛外的内痔及混合痔,在肛门外可见圆形突起的暗红色的小肿物,直肠镜检查可见内痔呈圆形暗红色痔块。肛裂可见肛管下缘呈线状裂缝,继发感染可形成小溃疡。肛瘦随时可见在肛门附近,会阴部或骰尾部有瘦外口,挤压周围可见有少许脓液从瘦口流出。
2、直肠及结肠疾病 慢性非特异性直肠。结肠炎查体可发现下腹及左下腹压痛,左下腹可触及肠壁增厚的肠管。肠结核、克罗恩病腹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压痛明显。由于肠粘连,肠壁与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部可触及肿块。结肠、直肠癌可触及局限性肿块,呈结节性硬条状,如癌侵犯周围组织则肿块固定。结肠、直肠的鼓室、息肉查体可无阳性发现,但若继发感染可有局部压痛同时可合并下消化道大出血。
3、小肠病变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常呈突然发作性腹痛、腹泻、便血和毒血症。腹痛常位于左上腹或左中腹,也可位于脐部或全腹,常伴有恶心、呕吐,粪便呈暗红色或鲜红色糊状血便,具有特殊腥臭味。中等度鼓肠,有时可见到蠕动波。腹部压痛明显,当出现腹膜炎时可有腹肌紧张与反跳痛,当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肠伤寒出血常在病程的第二周末第三周初,血便特点是暗红色稀赤豆汤样,查体发现伤寒面容与相对缓脉。小肠肿瘤引起出血者较少,小肠恶性淋巴瘤、腺癌/经纤维瘤、平滑肌瘤等瘤体增大,可引起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恶性肿瘤除梗阻外可伴有腹胀。腹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腹块及血便。小肠血管瘤最主要症状为肠道出血或肠梗阻,可表现为急性大出血,但最多者为长期小量失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