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了解换机械心脏瓣膜的情况了吧。
据该院孙宗全教授介绍,1960年美国研制并使用了“球笼瓣”。1976年,协和医院在省内第一家实施了“球笼瓣”植入手术,首批做了不到10个人。没几年,国际上就开始使用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球笼瓣”国内只用了一年左右。现在,国外植入“球笼瓣”的患者,要么已去世,要么早换了更先进的瓣膜;而国内当时植入“球笼瓣”的患者本就极少,很多也已经不在了。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梅老师是植入“球笼瓣”后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
今年3月25日,梅女士体内的机械心脏瓣膜“功成身退”,协和医院为她更换了新的生物瓣膜。
当年做手术的叶世铎教授回忆,当时正值“文革”后期,医疗条件十分有限,梅老师是我省的第一个换瓣病人,对于她手术后的康复状况,全省医疗界都非常关注,因此对她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访,细致地帮她照顾好心脏。33年来,梅女士曾多次出现心衰,但都一次次挺过来。
当年6月13日,协和医院成功为她植入世界第一代机械瓣膜“球笼瓣”,当时仅这个瓣膜需要1500美元。
68岁的梅迎年是原武汉新华路中学的语文教师,从16岁起就得知自己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该病主要损害心脏的“阀门”——瓣膜。1976年6月13日,她的病情出现危险,需要更换“阀门”。当时,只有北京、上海的医院刚做过几例机械瓣植入手术,协和医院的医生此前只在狗身上做过实验。面对这种情况,生性乐观开朗的梅老师决定要冒险一试。
1976年,协和医院在简陋的条件下,冒险植入我省第一个机械心脏瓣膜,竟超长服役达33年。昨日,已被换上新一代生物瓣膜的梅迎年女士恢复情况良好。
换机械心脏瓣膜好吗?不知道换机械心脏瓣膜能用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