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二、药物治疗
1.α受体阻滞剂
(1)α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和尿路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根据尿路选择性可将α受体阻滞剂分为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doxazosin、阿夫唑嗪、特拉唑嗪terazosin)和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tamsulosin-α1A>α1D,萘哌地尔naftopidil-α1D>α1A)。
(2)推荐意见: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推荐坦索罗辛、多沙唑嗪、阿夫唑嗪和特拉唑嗪用于BPH的药物治疗。可以选择萘哌地尔等应用于BPH的治疗。
(3)临床疗效:α受体阻滞剂临床用于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始于20世纪70年代。Djavan和Marberger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各种α1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使症状评分平均改善30%~40%、最大尿流率提高16%~25%。最初采用的酚苄明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因而难以被患者接受。
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48小时即可出现症状改善,但采用I-PSS评估症状改善应在用药4~6周后进行。连续使用α受体阻滞剂1个月无明显症状改善则不应继续使用。一项关于坦索罗辛治疗BPH长达6年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α受体阻滞剂长期使用能够维持稳定的疗效。同时MTOPS研究也证实了单独使用α受体阻滞剂的长期疗效。BPH患者的基线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不影响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同时α受体阻滞剂也不影响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美国泌尿外科学会BPH诊疗指南制定委员会采用特殊的Bayesian技术进行总结的结果显示,各种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相近,副作用有一定的不同。如坦索罗辛引起心血管系统副作
用的发生率较低,但是逆行射精的发生率较高。
(4)α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尿潴留: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急性尿潴留BPH患者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成功拔除尿管的机会明显高于安慰剂治疗。
(5)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无力、困倦、直立性低血压、逆行射精等,直立性低血压更容易发生于老年及高血压患者中。
2.5α-还原酶抑制剂
(1)作用机制: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变,进而降低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困难的治疗目的。目前在我国国内应用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非那雄胺(finasteride)和依立雄胺(epristeride)。
(2)推荐意见:非那雄胺适用于治疗有前列腺体积增大伴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对于具有BPH临床进展高危性的患者,非那雄胺可用于防止BPH的临床进展,如发生尿潴留或接受手术治疗。应该告知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出现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同时也应充分考虑非那雄胺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较长的疗程。
(3)临床疗效:多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了非那雄胺的效果,缩小前列腺体积达20%~30%,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约15%,提高尿流率约1.3~1.6ml/s,并能将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和手术干预需要的风险降低50%左右。研究表明非那雄胺对前列腺体积较大和(或)血清PSA水平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非那雄胺的长期疗效已得到证实,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使用非那雄胺6个月后获得最大疗效。连续药物治疗6年疗效持续稳定。多项研究显示非那雄胺能降低BPH患者血尿的发生率。研究的资料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应用非那雄胺(5mg/d,4周以上)能减少前列腺体积较大BPH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
(4)副作用:非那雄胺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异常、性欲低下和其他,如男性乳房女性化、乳腺痛等。